百万外卖大军的机会与失望,收割与被收割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19-12-24 16:00
10年,外卖平台已锻造成中国更宏伟的“人机游戏体”之一。它绵延2000座城池,数百万人超长待机等待任务;每位玩家却需钻进城市毛细血管,熟稔每一处街道、每一个单元楼,甚至隐藏在黑暗楼栋的信息,才能步步通关——通关意味着更密集的订单跟最丰厚的奖金。
游戏缔造者是美团、饿了么这样的系统公司,多数人不知道,他们与那些玩家不存在雇佣关系。拉开幕布,平台方仅仅依靠一架神秘调度机器,驱动数以百万人经常上10小时卖力工作。他们能作的是建立完美规则,小心翼翼摆平各方利益。
百万乃至千万人汇聚的都市,如此多的人在都市集中生活合作,他们累积的一切,加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可能造成这种新的商业策略与都市形态?伴着那些热气腾腾的奥运夏天的,是第二代iPhone的诞生,是网速翻倍的3G版本。城市高速建设着去了2010年,那时北京举行了世博会,口号为“城市,让人生更美好”,又是一个排着队围观奇观的春天。对于每个人而言,城市那样的形态虽然有无限可能,那是个对城市生活充满期待的年代。同样也伴随着都市病:雾霾、拥堵、物价或价格。整座城镇由一个个微小设施组成:空调、电梯、*敏*感*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24小时便利店、碎片阅读、手机外卖,任何一个都是理性而便利的,放弃其他一个都“没有必要”。而组合去一起,就是我们的整个人生了。
我们享受着都市的便捷和技术演进的此外,也渐渐变得得“懒得动”。我们作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笼民工”。
从一个3平方米的工位到另一个3平米的工位,这两地之间相隔1公里至3公里的路程我们懒得动也认为“没有必要”放弃这种便利。
太多的外卖员们被想当然的自由跟高额回报的幻想入了局,却在3-6个月后再度选择离开。
- 自由 - 相较于在一个固定工位消耗光阴,送外卖似乎在各方面都很不错:想走的之后就骑着摩托出去跑跑,不能走了也没人逼着,多劳多得,全凭心情。总会看到外卖前辈让你说:“正常走,一天能够有两三百,好的之后一个月上万,也不是不其实。”掏出手机里的外卖APP看,只见从上到下,一水的订单,抢也抢不完。
- 劳动力与对应价格 -
夏天、冬天是很忙碌的之后,订单多去接不出来,除非把平台关了(系统能自动将你所在位置周围的配送单划拨给个人),否则没时间吃饭。
对于恶劣天气,他们又爱又恨。太阳天比较好,顶多就是晒点。刮风下雨还要考验毅力了,有人马上躲回家,赚钱欲望强烈的人则能第一时间冲出家门。这时平台有雨补,每单会多赚五毛到两块不等,下雪每单会补贴三五块。
路况好可以3分钟骑行1公里,一个单平均来回5公里。耗时15分钟换取5-7元的收益。新骑手一周左右后坚持每天干满10个小时,送满40单,换取200元日回报。更多的骑手喜欢同时配送几单,这样可以将时间价值更大化。
闯红灯、见缝插针可以让送餐时间从4分钟可以减至3分钟,赤裸裸的使你体验:时间就是金钱!而且这些状态能在前往用户所在范围后,继续奔跑着寻求交接点,而且送餐如果超时后台会扣除*敏*感*词*。
老常总能跑进骑手系统每天排行的前五名,秘诀是走得勤。下午单少,不少外卖小哥会躺午觉,或旁边支着电动车,躺上面刷手机。老常的跑单系统都经常转着。不论远近,犄角旮旯里的单,他又接。系统奖励勤快的,跑得越多,接得单就更多。
一篇类似《外卖小哥月入过万》的文章,小刘转到群上,问前辈们:“咱这城市,真有人跑外卖月入过万的么?”
“有啊,我就认识几个。专送,一天3组电瓶,十几个小时地走,你干吗?”有人回道。一时哑然,果然,无论什么市场,高收入的都是凤毛麟角,像小刘这样艳羡仰望的才是绝大多数。
- 食物链的高低 -
在望京,单一家外卖平台有6个站点,6名站长分属6个加盟商,他们在线管理与实际办公面积不非常的人员数——700多人承担方圆5公里、299栋楼宇的配送,每日近2万单雀跃在这片区域上空。将镜头拉升,从望京向整个欧洲看到,外卖系统以微观的区块形成城镇或者国家宏大的即时运力整体。
站长们看似在方圆5公里内手握权力,但在外卖王国,他们又进入整个“游戏体”最末端。从它们的角度向上望到,那是一个长长的链条:骑手-站长-加盟商-(外卖平台)-渠道经理-区域主管-大区经理-总监-事业部总经理-事业群总裁-CEO。
渠道经理是“老板”,区域总监、大区主管是“大老婆”,王兴便是他们又往上是根本接触不到的“大大大大大老婆”。作为稽查员的“质控”会不定期查访站点。也许是因为避免质控收受贿赂,平台对质控采用轮岗制,他们通常不会在一个片区呆太久。
在外卖江湖,似乎这种的警醒时时可见: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人;绝不把权利集中在三人手中;最忠心耿耿的永远是机器。
在这个庞大的机器设备上面,作为一个骑手真的平庸如尘埃。甚至指望外卖员送货物品换取报酬的商家,门卫保安都会横眉冷对。
我们从车间工位,或是写字楼办公桌的3平米的笼民变成了3公里的笼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您有新的订单了,请注意查收。
新时代笼民工,疲惫甚至孤独。
1、外卖员的科技没有堡垒,是一头拉磨的猪。
我们只是一只只家禽,区别只在于每只家禽仔创造的价值。食物链最底层便是生产,是那拉磨的猪,疲于生计都机械的生存着。
今天就赚今天的钱,明天就赚明天的钱,把人生切割成若干小块零售,自然很难卖出好价格!就像乐高玩具一样,单独的一块就是一片塑料,价值也就一毛钱,但一千块组装去一起,就值一千元,你说不出他是哪一片值钱,形成一个系统才值钱。
*敏*感*词*内商户的分布的熟悉程度也不能转化为高价值。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物联网和共享经济等等产业无时无刻在试图摆脱行业,开创一个新的苹果跟淘宝。时代的演进能自动进行血液更新,会淘汰掉落后的行业与工种。
大量被机器取代的群体能流入服务领域,去争夺这不会变得更大的蛋糕。
2、庄家利用低价劳动力和收割人性的愚昧,懒就是经济发动机。
各方掠食者参与这场韭菜众多的闯关游戏,可惜收割的是“你”,收割方是这条很大产业链上的“机构”们。充电车、外卖系统(先免条件必须数量跑单权限后能强行规定购买基本物品)、网贷(深入外卖圈你能看到有较多的20-35岁人群背负欠债),甚至连X呗和各*敏*感*词*机构又无意之中完成了收割(打着某团/某了么招工单位的名头的电动车商会支持你用某呗/*敏*感*词*分期买车,因为清楚你连买车的钱又没有)
在这个链条中一环扣一环,收割一拨又一拨,收割一轮又一轮。处于更底层的外卖员无力而又操劳。
3、抓住红利如同抓紧大腿。
多少生意冷清的店面因为外卖的高涨而再次火热?多少犄角旮旯的店面因为外卖而节省了高额的费用?多少黑心商户为了外卖而造假颇丰?一部分人选择创业,一部分人选择出卖苦力。选着开店的人作为了选择配送人的上链。
一个方向的选取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收益获得方法,也无形中决定了谁了解话语权。
1、当然,想要收割也不容易。
王国不是一天建成。2015年的春天,美团CEO王兴接待了一位客人。那时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正在百度外卖。他对王兴说,要赢得外卖一仗必须狠建物流,这应该很多钱。王兴思考了一会,问,需要多大?王莆中在白板上努力地演算了一遍,说*敏*感*词*,主赛道团购面临劲敌,*敏*感*词*流并不充裕。王兴给出了一个很笃定的提问:“融资是CEO的责任。”一个叫赵剑锋的人最早看到外卖和快递的关联。在让一家公司送上市后,2009年赵创立外卖公司“点我吧”,利用商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做了一个看上去正确的决定——建物流,疯狂作盈利。他遇见的第一个困惑是,全球范畴内看到无人能借鉴。上一个大型调度系统是网约车,但跟滴滴、Uber相比,他们只是司机跟顾客两方,而外卖有客户、商户、骑手三方,同时一个外卖员最多背12单,变量互相叠加成蝴蝶效应,计算难度指数级提升。
美团和饿了么早在2015年底就发布众包,但仍然不温不火。直到2016年三季度,众包配送平台达达破釜沉舟,推出外卖App“派乐趣”,试图从线下反攻线上。这给几家外卖平台腹背受敌,立马展开反攻之势。美团下达命令全力建设众包。此战役在美团内部命名“中途岛战役”,寓意二战中转折之战。但这对研发来说是一场噩梦。那时美团众包单量从开始的日均2万单,一个星期涨到10万,两个星期涨到20万,系统效率没跟上,宕机了。
达达在第二年上半年就因资金链断裂偃旗息鼓,而*敏*感*词*内建立,份额打至原点。这时美团外卖已经位居行业第一。
作为美团配送总经理,魏巍经历了完整的火拼经过。“我们是要在战壕上泡着雨水、吃压缩饼干的队伍,我们等着她犯错误。”
如今,这场系统内的王国之争,上半集已经开播。其中,百度外卖最早退出江湖,辗转卖身饿了么随后再并让阿里巴巴;饿了么在资金链吃紧的状况下,以95亿美金被阿里收购,创始员工出局,阿里派成熟经理人昆阳接手,合并口碑建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而昙花一*敏*感*词*收入。
资本的本来是中性的,但资本这种武器掌控在不同人的手里,用途决定了资本不是中性的。
白资本是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跟技术变革,比如创投资本跟技术资本。
黑资本是负能量,抵制社会进步来维护既得利益群体的寡头利益。
2、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
朋友很喜欢《权力的游戏》里面那句经典名言,在我看来,每一个巨大的新生产业中通常*敏*感*词*戏规则中,如何运用规则并找到办法可能可以获得更大利益。外卖员跑单中结识的长期商户,平台与外卖员之间脆弱的雇佣关系,游戏参与者对财富的高度期待,或许是思考者可以从中找到的财富密码。
3、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高价值应该具有“稀缺”并且他们“需要”。
一个企业跟一个人生存的根本是在社会分工中你有价值,同时不可替代性越高就越有价值。
不要片面相信【努力就可以】,你的价值并没有通过累积变成非常稀缺。想要顺利必须能尽力,但竭力不肯定能顺利。我们必须搞清楚努力跟成功的思维关系。
努力并不能把一坨铁敲成金子!死磕型努力的收益更高了,这种方法本质里,是【不愿付出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思维】。
地上种不出小麦不想想改良作物以及换一种适合的作物,反而经常朝六晚十不停耕犁,这是千年的民俗文化产生的认知,或许我们必须探索究竟哪些是一个人的“价值”?
4、离开,有时候也常常意味着新的开始。
大量的外卖员选择放弃这个领域,又不断的有人进入。
如果仍年轻,要作的是资源的积累,这个资源累积可以使你将来收益更大,朋友让这个叫沉淀。如果时光已过,生活中,人生所有的福利期已经开启。他们无力,又担负责任,没有权利。
离开其他一个行业的她们并没有离开职场。有这么一点点人,他们非常懂得站在高原望深渊,坠入深渊识攀爬。人活的不是一个点,人活起伏。
在生活的重大关卡,我们必须再次思考自己真实的价值。从这个视角来看,离开,有时候也常常意味着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