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大信仰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19-12-20 16:00

  当下的消费文化,为我们每个人塑造了提高收入的迫切需要。今天我们每个人想要努力赚到的哪笔钱,其实远远超过满足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应该。

  这样的消费文化,也让我们当时用以休闲的春节意义彻底改变了。

  

  最近几年,除了“双11”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由互联网购物促使起来的新节日。这些节日无一例外,主要的目标也是期望你会多多购买。

  这些节日自然也得到不少批判,其中一个最常用的讲法就是认为他们都是人造的新年,是不自然的,没有历史,没有传统。可是真能明确说来,难道都有多大节日是“非人造的”吗?

  哪怕是全世界各个传统文化又有的,围绕着节日和夏至这两个自然现象所演变出来的节日,尽管有自然现象作基础,可是让她建立为新年,要在哪一天的前后作一些非常的仪式以及活动,始终也是我们人类到成就的,对不对?所以并没有什么节日是非人造的。

  如果说春节是不是传统这一点,也许我们最近新成就的春节,再过十几二十年,就会被当作一个“传统”的春节了。

  当然,也有人能指责这种节日完全是为了消费而生,只是支持我们消费而已。

  可是你若是又认真想想,无论一些带有古老传统的节庆,或是这些舶来的洋节,不也都被我们成为了一种以消费为主的节日吗?

  最简单的举例便是圣诞节。这个在古代有着浓厚政治背景的春节,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强行的“*敏*感*词*节”以及买东西作礼品的一种消费节日。

  

  即便在外国某些甚至让圣诞节当成过年一样重大节庆的地方,圣诞节前后也一定包括着长期的消费行动。

  而这些消费都恰恰就能堆砌出一种过新年的气氛和感到,乃至久而久之大家不在乎似的,圣诞节的内涵和本质尚未被汰换成了一套消费文化。

  所以,我们最近过“双11”这样的春节,如果只是以她是人造的、非特色的,或者说她是完全消费理念的,以此来探讨这个节日正确与否、是否需要过,这些结论仍然又不肯定站得住脚。

  事实上,全世界各地众多地方却有一些类似于“双11”这样的人造消费节日,最新颖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所谓“黑色星期五”,其实就是美国感恩节期间的哪个星期五,这两天能干嘛?自从1952年开始,这一天被指出是标志着新年购物期的即将开始。

  这只是各大商家一年之中最为重视也最为繁忙的每天,他们能纷纷开始降价促销、倾销商品,也是促使消费者尽情购物,美其名曰为节日做打算,一般还会引发一阵采购狂潮。

  久而久之,美国的“黑色星期五”甚至变成了中国消费指数、甚至经济线条的一张晴雨表。如果这一年“黑色星期五”的体现欠佳,大家都会说,今年的经济看来不太好。

  如果说“双11”是个生日,那我们回头来探讨一下,节日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节日是拿来作哪些的?

  我们现在一般觉得,节日是带着一种纪念性质的,比如纪念屈原,纪念神话中的祖先驱赶年兽等等。但是有一种节日形态我们最近大部分人却早已忘记,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节日形态,这种节日形态就是“禁忌日”。

  禁忌日指的是怎么?指的就是在这两天什么想法却不能干,都不要干。你平时所有的活动在这两天却能停下来,这种禁忌日大家非常认识的事例可能就是根源于犹太教文化的安息日。

  我当时在以色列体验过安息日,在一个传统犹太教徒的家里,到了哪一天,家里包括全部设备又能打开,不用电灯只用蜡烛或者油灯,也就是他们的安息日不止不能做这些想法,就连用电这种现代工业文明又能得到限制。

  不过,安息日并不是犹太人自己发明出来的,人类政治里第一部成文法典,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里就产生过禁忌日这回事,而目前我们找得到的最早的一种根据,可能是源于西方埃及的历法。

  这四、五千年前的埃及历法,已经具体落实了去年的禁忌日,在这些禁忌日上,人们不可以旅行,不可以吃饭,不可以工作,不可以作一切日常所做的想法。

  到现在你觉得能够看见禁忌日的一些痕迹,比如在中国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奥地利之类的国家,你可能会发现,在哪里绝大部分的商场星期日都是不关门的,这也常把某些外来民众特别不适应,在星期日那一夜,即便是想出去找地方睡觉、买东西,好像又不行,那么那一夜你能干什么呢?

  通常来说,只能到博物馆,去教堂、画廊这些地方,而且上面人潮汹涌,星期日仿佛大家又不做任何事,而是纯粹就到湖边野餐、放风筝,或者到美术馆看展览。

  这样一种想法可能就体现着禁忌日的观念,虽然你不能工作、不能消费,可是你可以休闲。

  

  在特殊日期只作一些休闲活动,其实是一种很古老的西欧文化。在中国的中世纪,他们的礼拜天是想到望神父,去寺庙进行佛教活动,但是不能让你工作,不过今天仍可以娱乐,比如赛马、下棋、歌舞,包括酗酒,一方面特别世俗,另一方面却十分神圣。

  这样一种把永恒的想法跟世俗娱乐消遣结合在一天,便是欧洲的这些周末文化的由来。

  禁忌日变成了今天这种一个传统,但这么的特色在中国政治里以及外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异数。比如,我们知道中国最早的外来亚洲侵略,尤其是英语全球的殖民都是英国过去的一些清教徒,这些清教徒非常相信它们的神学传统,认为应该明确过一个基督徒该过的人生,所以它们并不赞成腐朽的天主教世界如此在礼拜天进行各种各样的消闲娱乐活动。

  他们觉得礼拜天就必须好好进行一些宗教活动。比如在1610年,北美的弗吉尼亚殖民地里,就当时有明文规定礼拜天是不准工作、不准休闲,上午全部人却需要去教堂做礼拜,如果一次不来就会得到警告,两次不来就会得到鞭刑,三次不到神父,礼拜日还在家里干活,居然还能得到死刑的报复。

  当然,法律明文虽是这样写,实质上很少有人因为星期天干活或者休闲不到教堂而被处死,这种想法还好并不常见。

  如果你对我今天说的这些内容感兴趣,我可以介绍你一本有趣的小书,这本书的著者往往也非常有名,叫威托斯·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他是美国宾州大学从事城市研究的荣休教授,这本书就是Waiting for the Weekend,中文意译为《论休闲》,其中就提到了这些节日文化的起源。

  

  《论休闲》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能突然从“双11”扯去春节文化?实际上,不论这些休息的节日究竟是个禁忌性质的过年,还是一个消闲性质的过年,或是一个带着神圣性质的新年,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不是一段“正常”的时间。

  那每天还是那几天,我们人类就会处于去一个非平时的状况,在这些非平时的状况底下,我们逃离世俗,我们与当时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的正常运转轨道却断裂了开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又有一些节庆嘉年华的特色,嘉年华是怎么?嘉年华在本质里,其实不是开心那么轻松,更重要的是想改变社会秩序,把这些本来高高在上、有模有样的东西拉下神坛。

  由于这两天是嘉年华的日子,是改变世俗秩序的日子,因此许多平时禁忌的事物是要被允许的,这两天就会把百姓开开心心地笑,好给你们让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常规秩序下积累的这些压力抒发出来。

  不过,到了这次我们的新年还能否算作是一个“非平时时间”,恐怕早已很难讲了,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全部的休闲时光,比如以及今天也经常更忙碌,为什么?

  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同时开启了一个大众消费时代。

  这两天甚至这两三天,我们并不是什么想法却不做,恰恰相反我们十分繁忙,忙着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即便只有打球滑雪这些运动,也此外包括着各种各样的购物行为,比如购买讲究的、特殊的装备之类。

  可以说,整个消费文化产生了关于这种古老节日的根本改变。

  现在遇上节日,我们能作的就是消费,而春节之后的正常日子我们都该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好好工作。

  今天,节日与工作日、非平时与日常,这些对比的主体内容,已经成为了消费与需求——平常我们需要好好工作挣钱,而去了休闲的哪一天,我们就拼命消费。

  这似乎是个隐喻。对于这些具有左倾色彩的专家来看,这上面可能内含一个问题,即如今全部工人阶层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在节假日这些本来需要好好休养的日子里到认真消费;而尽力消费,又是向资本家献上更多的钱;当我们消费完过后,又需要回国更认真地工作,好把我们拥有更多的钱,所以只能离开日常继续给老板,即有产阶级、资本家们卖命打拼。

  我们仍可以换个维度来看,其实可以说,现在的消费文化为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了提高收益的还要。今天每一个人想要赚到的哪笔钱,其实却远远超出真正满足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应该。

  我们又指出,必须赚到那么多钱,我才愿意好好地在不工作的时间到尽情消费。也使得,我们的工作时间就显得十分苛刻,甚至每一个小时都显得十分贵,因为我们自己就相当期待在每一个小时里压榨出更高的回馈。

  为了无法提高我们个体时间的价值,我们便开始喜欢更快速、更直接、更表面的各类消费。

  一个常见的事例,就是现在你们为了工作忙碌等等因素,都不喜好出门上班了,多喊外卖,为什么?因为外卖非常迅速、方便,又可帮助我们花费时间,节省时间因为怎么呢?当然是作更有价值的想法,而真正更有价值的想法那也许就是挣钱。

  

  又使得我们的时间终于变成更加有价值,因此特色上这些所谓休闲活动里,许多想要消耗你的时间效率,需要耗费你心力的想法,我们已经就逐渐变成不这么爱作了。

  比如中国有一份统计数字,发现中国自此50年代之后,民众特别是女性在家织衣服的时间大大减少,原本彼此在家打毛衣其实并不肯定是为了做出一套保暖的衣服,很多之后虽然是被当作一种休闲活动。但是,大家渐渐发现,这项休闲活动很花时间了,而且满足感太低,简直是浪费我们时间的价值,所以促使现代化的演进,这种时尚行为早已减少了这些。

  还有诸如当年十分盛行的一种游戏,即拼图,同样由于很浪费时间被许多其它升级潮最刺激的游戏所替代,越来越少人爱玩拼图了。

  再例如学习这件事,当我们每一个小时的价值却十分珍贵,而传统这样学习行为都十分浪费时间跟精力,许多人便指出,那么为什么我需要花长期时间到学习呢?当然,相信你们还是又认同读书是有益的,不过许多人又不肯花费如此大的时间效率,又该如何办呢?所以,听书和知识付费这些方法都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今天整个消费文化早已让我们用以休闲的时光彻底改变了。

  到了现在,终于既产生了一个完全以消费为主旨的新年,谁都能说这是不适宜的呢?

  今天我们过的“双11”,没有任何传统政治,也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角色、事由,没有任何神圣的价值,我们在这两天同样最辛苦,我们在这两天也不需要格外脱离世俗,这两天我们认真消费就好了。

  没有关系,毕竟消费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信仰。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