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营运=写文章+推送?这个说法究竟错在哪?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0-08-24 18:34内容营运=写文章+推送?这个说法究竟错在哪?
这些信息的类型不一样,阅读观看的人群也不相同、给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不一样……
但是不管是资讯、电商、门户网站、还是各类峰会,都是通过「内容」来服务用户的,而上述的热点风波信息、定制歌单、学习活动信息等等都属于「内容」。
大众对这种信息(文字、视频、音频等等)有消费的需求,所有就会有这么多产品去分门别类的提供相应的内容服务。
而且,只要是互联网产品,一定须要用内容进行填充,不同的网站或者APP,所须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由此,「内容营运」应运而生。
有些人会误以为网站或者APP中的内容主要是指各类文章、小说等以文字的方式呈现下来的能够称作内容。但事实上,网站上呈现下来的各类信息,都还能被称为「内容」:
●你点开大众点评,搜索饭店,餐厅信息往下滑,会看到用户评价;
●打开京东商城,会听到京东618大促的活动宣传;
●刷微博的时侯,能看到欧阳娜娜(团队)最新制做的vlog……
02 内容营运,收录了什么工作?
内容营运这个岗位虽然收录了好多工作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份:
内容的采集与创造
内容的呈现与管理
内容的扩散与传导
内容的疗效与评估
虽然看起来这这几块工作范畴使人似懂非懂,但是隐约感觉内容营运并非是简单的写写文章,然后设置个定时推送,把文章发出去。
▲图片来自于pixabay网站
●内容的采集创造:它算是内容营运最初的流程,一般在制做内容(内容方式可以是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等)之前就会确定好写作内容的方向、明确主题——这一步是为了确定内容的定位、目标人群、内容的来源渠道等等。
在这里注意一点:这里所说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两种,并不是说所有的内容都是由内容营运工作者去输出。
很多主打内容分享的社区平台都是以UGC为主的,就比如说小红书、抖音、知乎,里面的内容都是APP用户自己去生产,借助平台的推送机制,让更多用户看到那些内容。
●内容的管理与呈现:运营人员通过个别方法或则手段,将优质内容展如今用户面前的过程。
还是以知乎为例,每天都有大量的内容在这个平台中出现,但是这种UGC内容的质量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如何使更优质的内容出现在用户的面前,则涉及到内容的管理问题。
知乎则通过自身的筛选机制,用「赞同、反对、感谢」,帮助用户去筛选出优质内容,保证整个社区才能良性营运;
另外,每当有新用户驻入知乎时,新用户会被引导阅读「知乎手册」,帮助新人快速了解社区的运作方式、操作规范,以及大致把握社区的内容好坏标准。
▲知乎官方手册问题合辑
内容的扩散与传播:这一步挺好理解,就算须要通过各类形式将好的内容放在用户的眼前,尽可能减少用户触碰这种优质内容的门槛。
无论是知乎这样以图文为主的知识分享型社区,还是说抖音、喜马拉雅、网易云这样以视音频为主的平台,光有优质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类形式,将好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推送给目标用户。
打开网易云音乐,我们可以发觉首页有不同的入口,比如「每日推荐」、「歌单」、「排行榜」以及顶部的「发现」、「视频」等等。
这些入口旁边对应的都是优质的音乐内容,通过各类形式来引导我们点击步入。在三天时间中,手机上也常常收到网易云音乐发出的推送消息(一些多样化的歌单推荐等等)。
●内容的疗效与评估:当内容传播出去之后,我们自然要知道一次内容的推送有没有达到疗效,所以须要对推送后的用户行为检测、数据剖析来量化疗效。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剖析,我们就能了解到用户对于什么入口的内容是感兴趣的、哪些方法的内容推送未能引导用户点击……
以这种数据作为基础,在接下来的营运工作中可以进行有方向地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03 两则具体的急聘信息
前面大致介绍了一遍内容从被创造到最后的疗效回收这一整个过程,这也就是一名内容营运会接触到的工作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瞧瞧一些具体的工作岗位,帮助你们进一步了解内容营运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
这是某资讯类APP的内容营运岗位信息,把以上信息进行归纳分类,能够发觉这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大致收录了内容生产到数据回收的整个过程:
●挑选每晚最热门的热点新闻和时下轶闻及视频推到首页——【内容的采集】
●对外输出内容,根据不同渠道的用户画像,甄选优质内容编辑标题、文章、选好图文后输出——【内容的创造】
●将优质内容起好标题,放在各频道的推荐位——【内容的管理与呈现】
●日常的陌陌、微博营运——【内容的扩散与传播】
●随时按照数据反馈调整内容——【内容的疗效与评估】
我们再来瞧瞧知乎的内容营运岗位(宠物领域)。
知乎宠物领域的内容营运和上一个资讯类的岗位相比较而言,貌似两个岗位的职责与要求完全是两个画风。但是仔细看来,这一岗位仍然是围绕那四部份工作内容:
持续跟踪领域进展与热点并组织讨论,识别领域的核心用户并记忆针对性营运——前面说过,知乎是以UGC内容为主,所以岗位职责中的【内容采集与创造】则主要是借助运营者去引导领域内的用户和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去创造内容。
对领域的内容规模和内容影响力负责,对领域核心用户的创作能力与活跃度负责——这里提及的内容规模、内容影响力、创作能力、活跃度都可以看作是【内容的疗效与评估】中的工作内容。
至于内容营运中的「内容的管理与呈现」、「内容的传播与扩散」,在岗位职责中并没有彰显,说明并非每位内容营运工作者就会接触到整个流程,许多岗位可能只会涉及到其中几个部份或则是仅仅一个部份。
最后,需要提醒你们,文中提及的几个岗位来自实际的急聘信息,但是并不能囊括所有的内容营运的岗位描述和能力要求,大家在求职期间筛选岗位时,还是须要以实际的岗位描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