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中年危机自救手册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19-11-22 16:58互联网和IT业裁员年年有,最多的总是下一年;每年变着法吓人的「中年衰退」论,为什么屡次触痛程序员的神经?
100offer回顾了2017年的求职者数据,并走访几位大龄程序员,试图描摹工作10年左右技术人的一同思考,并找到摆脱其中的方向和方式。
说明:
100offer主要服务北上广深杭及国外2年左右经验的资深互联网人。
本文数据取2017年经筛选在100offer匿名展示的5844位技术岗求职者,他们收到的面试邀约和收入普遍低于平均水准。
文中「大龄程序员」的数据统计范围为工作经验10年及以下群体。
一、大龄程序员求职状况图鉴
1、有多大大龄程序员在看机会?
过去一年求职的程序员中,3-5年工作经验的人占近一半。当经验上升到6年左右,人才流动速率逐年下降。10年及以下经验的求职者一共占14%。
2、市场对大龄程序员的需求度怎么?
从平均面邀数和最后获得offer的求职者比例来看,工作4-6年的「中坚力量」更吃香,而大龄码农接到的橄榄枝,确实不如年轻后生。
3、大龄程序员的议价能力就好吗?
在年薪上,「姜也是老的辣」的规律几乎适用。有10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平均收入达40万;而10年左右的这个数字是43万。
随着年限提高,同龄人间的薪酬差别也越拉越大。工作前4年,程序员年薪的标准差在6万上下徘徊;在第5年和第8年有了两个显著跳跃;10年左右的标准差更是高达17.5万。想想有些同龄人早已比你每天多拿近20万了,有必须程度的情绪实属正常。
另一种情绪,源自希望工资增长与实际offer的差别。
因为现在年薪已进入高位,大龄程序员的希望涨薪幅度更现实,却仍赶不上offer的薪水猛涨速度。比起小鲜肉们十足的涨幅,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人无奈。
4、大龄程序员的人才职级构成怎样?
10年左右经验的程序员中,不乏独当一面的高档人才。其中初级工程师和架构师占比超30%,还有近20%的中高层管理职位,包括总裁、CTO和联合创始人。
但是,仍有25%基础职级的工程师让人不禁捏一把汗。人到年轻,如果没有争取到足够重要的岗位,很也许有被替代的成本。一旦企业利润经营滑坡、被迫辞职,求职也会难关重重。
二、程序员中年危机类型辞典
太阳下面无新事,如果将时间轴拉长,你会看到「程序员年轻危机」并非个体事件的短期刷屏,而是一个连续性的命题。它的来源可大致地归为下面几种方式。
1、企业对聘用大龄技术员工的想法
科技更迭快、工作效率大、队伍年轻化,是科技队伍的常态。然而,大龄程序员更难打造这么的团队氛围,既要注重家庭,身体能力也并非能忍受高压。因此,互联网公司HR较普遍地对35岁左右的技术求职者抱有好处。
为此,有15年系统研发和测试经验的赵凌深有经历。39岁那天,赵凌回到呆了三年多的创业员工。凭借多份顶级IT外企经历的优质简历,他收到了9份面邀。但其中有两家企业顾忌年龄,最终没有面试他。他的语气有些不平:「这是很现实的原因,我也害怕这种的公司之后会愈发越多。」
2、经济上升,可匹配的岗位进一步提高
近期中国经济企稳,互联网产业产值也下降,此前过热的人才市场开始回暖。为了降本增效,工资更高、一线代码效率和精力却在上升的一群人,自然被公司排在了裁员名单的最上面。
本质上,中高端人才并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在这些背景下,要找到匹配度高的好工作难上加难。
程杰是一家数字运营企业的科技总裁,35岁这年他已经下决意放弃供职了8年的企业。他告诉100offer,和他一起跳槽的朋友都有一同的苦恼:这个时期自己的专业素质已经定型,换工种甚至换领域都难。可塑性和适应性变差,削弱了跳槽的议价能力。
3、职场晋升瓶颈
如果是资质优秀的候选人,也似乎处于职级发展现状。34岁的苏青杨就是一个示例。工作第8年,他已是一家小企业的首席架构师。此后跳到某BAT做技术leader,又辞职创业当了一年CTO,但遗憾的是企业没能投资失败。
这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又正值女人生娃,苏青杨陷入了经济窘迫的困局,甚至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
所以,2016年创业成功后,薪资成了苏青杨跳槽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选择标准。那时的他并没有能力到,对offer的判定丧失长远眼光,无异于给自己埋雷。
最后苏青杨在100offer上失败获得了某电商副总工程师的薪水工作。然而,高薪并不暗示着今天跳槽就是十全十美的。
「从经理到leader,现在果断就是码代码,感觉自己越做越往后走了,有些年轻危机。」苏青杨对我们的人才顾问吐露道,「心里是有压力的,但我也在逐渐调整。」
遗憾的是,2017年企业历经波折和离职,失望的他继续选择辞职。但鉴于薪资起点高,加上他无法接受平薪或加薪,市场上匹配的机会实在凤毛麟角。
不论是可匹配岗位提高,还是晋升瓶颈,背后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求职者缺少完整的职业规划,或对市场策略不敏感。
此外苏青杨,刚进入而立之年不久的安卓设备项目师荣武,去年从一家智能软件公司入职时也觉得到了危机:「拿到的面邀明显没有2015年的多了。」
这不仅有安卓市场上涨的缘由,但也与他此前较为封闭,「一条道走到黑」,未及早发展有关。随着安卓平台的不断升级和改进,他平时做framework的工作愈加越以解Bug为主,这让他十分迷茫。
技术人就会专心钻研科技,对就业行业的风云变幻感知相对乏力。如果没有能力提前规划、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年都在做同质化工作,到了年轻求职竞争力低就可想而知了。
4、年龄、心理、家庭压力
年轻人的资本恰恰是再次选择的机遇风险很低。人到年轻,换工作需要考量定居、家庭等更多复杂的现实原因。100offer也看到了几位受心理疲劳感和人生原因困扰的大龄程序员。
33岁的架构师陈迪就声称:「我一直想过要离开北京,离开互联网圈子。」谈到平时单程50英里的通勤、司空见惯的应酬,他倍感沮丧,「现在的人生境况,很累。」
陈迪在刚毕业时做过几年软件项目师,随着年纪增长,他愈发越想起以前的work-lifebalance。「软件企业的研发节奏是按部就班的,达标、功能、指标,每一块都规划清楚了再开始做。但中国互联网太急躁了。」
影响陈迪心态的不只是是公司的朝令夕改,还有家庭的压力。
但是在帝都现在奋斗三年,来自北京的他仍拿不到户口。这暗示着两个儿子能够在北京高考。为了给学生的今后多些选择,他频频动起定居周边县城的想法,去年还在100offer上获得了加拿大的工作机会。
但是,陈迪在这家企业的上海分部入职两个月后就辞职了。一方面,妻子英文不够好,不愿意去美国当家庭主妇;另外,他自己也与领导的管理风格产生摩擦,疏于交流。
但是,职场焦虑、兼顾家庭等原因只是陈迪和程序员群体独有。中年衰退是人在特殊年龄时期共有的心理问题。
按照幸福经济学的研究,人们的人生满意度在开启成年的头几十年里上升,在40多岁到谷底。陷入中年衰退的女性,在事业困顿中更倾向于沉静和畏惧,缺乏个性,出现困惑、不安、易怒和沮丧的「心理更年期」症状。
看来,现目前你心里的恐惧,过去人类也相同遭遇过。只只是快节奏的现代人生和市场、岗位特点,把纠结的时间线不断提前了。
三、如何避免困局,规划自己的下一份机会?
如果大龄程序员在人才市场上存在普适性的痛点,如何在危机到来前做好打算?我们咨询了100offer的人才顾问Tony,结合各种真正案例,给出下面建议。
1、消除思维误差,管理好跳槽预期
找工作是一个不断反思,发掘自我定位与行业意愿差距的过程。
因为互联网风口的强劲起步,一些程序员在以前跳槽时得到了远低于行业均值的涨薪,但如果泡沫破碎,被迫失业,由于既不知道行业行情,又有必须程度的膨胀心理,他们和企业两者普遍存在思维误差。
工作年份越长,层级越高,涨薪幅度甚至越小。如果不虚心接纳这种的游戏规则、合理增加预估,更常常遇到找不到工作的尴尬。
所以,大龄程序员们在求职时要留意获取合理的行业信息。除了网络,还可以利用同学、前老师、同行等人脉,以及可靠的猎头,还原真实行情。
2、明确求职核心诉求和竞争劣势,扬长避短
不同时期的程序员对工作的核心诉求不同。工作1-2年的首要诉求在于有充分学习最新科技的成长空间,3-4年在某一特殊科技行业作为熟练工,5-10年担任著名学者或架构师,或是担负管理职能。
工作的第10年之后,更多人起初沉淀专业素质,追求创造感、自我构建和价值输出。「毕竟已经年纪越来越大了,希望能找到一个更稳固、规范的系统多建设几年,真正作出一些踏踏实实的成绩来。」「北漂」陈迪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好多同龄人的感言。
确定了自己竟然工作期间,你就可以重点发力满足核心诉求的工作机遇,压低对次要诉求的希望。
前文提及的数字运营企业科技主管程杰就是这样做的。8年前,他本科结业就到开店公司做起了方法项目师。看着企业从20人增长到三四万人,他也走到了技术高管的位置。但他似乎能力到,公司数据的可用性和独特度存在天花板,他很难寻找突破。
35岁这年,程杰通过我们入职了一家顶级视频网站,涨薪不到10%。虽然不及预期的20%,但他很淡然:「选择在这个时期换工作并不是为了钱。我就是想换个平台,只要是好的环境,我也是能够提高薪资期望的。」
此外,大龄程序员的工作长短板已逐渐稳固,必须扬长避短,避免在跨度过大的领域过度试错。
程杰起初的面试过程并不成功。在挂掉了搜索、汽车等行业系统岗位的面试后,他能力到了自己在业务场景上的趋同。但对系统和广告销售知识的深入解释,恰恰是他的劣势。因此,程杰及时调整方向,最终获得了广告系统项目师的offer。
曾有多份顶级IT外企工作心得的赵凌,也用他的遭遇告诉我们,没必要拿自己的软肋和年轻人比。他*敏*感*词*融创业员工,对于压力大、时间紧的开发节奏,他很乐观地声称,并不认为自己体力比90后差好多;相反,有了多年的技术累积,他对新业务的吸收和尊重力更强,在高效工作上也更有特点。
3、转型需盲目,争取内部机会
一些大龄程序员遭遇了赖以生存的科技从热门到升温的痛苦,但间接离职、转型新科技方向的利润又过大。一方面,企业能够在面试中,从发展程序员以前的项目经验具体检测其对新科技的胜任力;另一方面,即便企业聘用,候选人笔者也很难接受收入和职级的「硬着陆」。
内部发展是风险最小的一种模式,建议想发展的程序员多争取。实在没有适合的机会,也要通过好业余时间,积累改革方向的科技知识。
再次开始的确应该壮士扼腕的勇敢,但是就像一位100offer老客户、有10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马君所说,「越往上一个高度,难度越大;只有摆脱了眼下的伤心,以后才不会经常伤心。」33岁那天他在公司内部抓住了由.NET转型Java的机会,你可以点此认识他的发展之路。
4、生活与工作平衡之后的另一种必然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能够平衡家庭人生与工作,我们无法给出适用于全部人的提议。不过,赵凌的感想值得效仿。他照顾家人的时间不多,但能保证每一次的相处时间都是高品质、愉快、有特点的。「我的初衷是把事业和人生提前规划好,全情投入。比起干耗着玩手机,心却不在妈妈身上,这样更能摆脱时间长度上的遗憾。」
据人才顾问Tony介绍,还有的候选人会在辞职后迷茫或许返乡,追求有房有车的乡村牧歌式生活,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必然性。如果你还有这么的苦恼,不妨多问自己几遍「为什么」。留在互联网,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个人价值,被欣赏和理解;归隐田园,一方净土,但也丧失了创造事业的真谛和期许。
100offer说
这篇文章总结了大龄程序员在职场上常用的几种危机,包括来自公司的想法、可匹配岗位的增加,晋升瓶颈,也有本身的心理和家庭原因等。被抽离出来的类比总结背后,是每个普通人都似乎体会的沮丧、不甘和拼搏经历,它们鲜活、真实,虽不是大悲大痛,却一样值得被记录和关注。
「干掉中年危机」并非无解题,而是多选题。不论是避免思维误差、管理预期,还是扬长避短,或停下工作另辟蹊径,期待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100offer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对称的窗口,提醒你维持谨慎的悲观,不忘初心。(注:为保护候选人隐私,本文涉及人名均为化名。)
此外以上中年衰退自救指南,不同年龄段的程序员也需要未雨绸缪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