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翻翻百度的老底:当年你是什么赢的谷歌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19-11-22 14:39

今天谷歌要回到美国的消息愈发越密集,这让百度李彦宏已经坐不住了,他在同学圈发了一篇东西,被疯传。我读了一下,大致含义是——来嘛,我百度以前就赢过你,现在不怕再赢你一次。

百度以前有没有赢谷歌?确实是赢了,李彦宏没瞎说。但如何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怎么?

他没讲。我来告诉你。

这些年轻一点的同事不太了解国内互联网的这段历史。我从2000年代初就起初用Google了,当然那以后不能叫“谷歌退出美国”,而是我们连到中国的Google不存在其他障碍。直到2010年,当中有足足三年的时间Google是和百度同台竞技的,百度显然在美国行业的占据率上超越了谷歌。

但百度以前赢谷歌靠并不是科技有多牛逼,搜索结果有多准确,这些东西上百度从来和谷歌不在一个级别,稍微做点正经的工作或是学术研究就明白上度娘搜东西是纯作死。百度以前能在美国对抗谷歌,靠的是一个叫“百度mp3下载”的功能。

用这个mp3功能可以搜到后来似乎全部的港台歌和英文歌的下载链接,包括全部新出的专辑。当然,这些下载链接都是盗版的。没有歌曲发行商授权允许过,但百度硬是就这样干了。

2005年的之后的下载网速一般只能几十k瞬间,还不能够鼓励视频网站开花,但上网听歌却早已是网友的强需求。

但是每个人都明白MP3搜索一定有多大流量,但做也是不做,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可以有多种选择,谷歌也不是不明白做mp3有巨额流量,但是他们只是是体面的公司,做不出这样立马贴盗版下载链接的事情。

但百度就没这么多顾及,你搜一个歌,他把全部的盗版链接都整理好了给你下。

中国几大唱片公司觉得谷歌造成了人们利益上的重大代价,于是联合将其起诉,以避免其提供未授权音乐下载的链接。但是,百度为自己辩解称,盗版的又不是我们,我们只提供链接而已。

但是当时打官司的之后,中国法官并不力挺百度这个结论,但不要紧,流量尚未有了,就算败诉赔点,又能有几个钱。做大了或者被盗版的人最终还提出着和百度合作。

但是呢?流量飞升,几乎全部观众都开始用百度下歌。MP3搜索流量很大,成为仅次于常规网页搜索的第二大搜索。从此百度的行业占据率一跃而上,Google节节败退。

就这样一个轻松的mp3盗版功能,造就了谷歌这个刚刚收入千亿的帝国。这就是百度超越谷歌的不传之秘。

这可以说是百度早期最大的原罪之一,罪恶程度其实和当时的医疗竞价不能相提并论,但还是靠扎扎实实的侵犯知识产权而赚来的第一桶金。

这样不干不净的“胜利”居然被李彦宏能这么堂而皇之的拿来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见这个公司的估值观,不是目前才有明显的原因,而是从十几年前就现在走歪了。

但是,百度也不是脸皮厚到了完全肆无忌惮的地步,它也是有所顾忌的,最首要的是担心被美国的唱片公司指责。

对于一个中国上市企业,百度了解但是处于这样知产诉讼会在中国给自己产生哪些后果,因此,百度就自作聪明地在MP3搜索上做了一个小伎俩,使得唯有中国的客户能够正常使用百度的MP3搜索。

因为得知这个结论,当时有人做过一个轻松的实验进行验证:

先以正常模式在百度的MP3上搜索一首中文歌词,则百度搜索出1,460个结果:

但是在IE里设定一个外国的代理服务器,使得你的IP地址变成国外的IP地址,这之后再上百度搜索一下这首歌,你会看到搜索不到其他歌曲:

这就是百度对于艺术常识产权的心态!面对中国唱片公司的指责毫不在意,而对于洋人却趁机使用这些手段蒙混过关。

做为一家和百度对标的企业,居然是靠这种明知故犯地侵害音乐人的版权起家的,今天真是无法想象。中国人现在受到川普“知识产权窃贼”的声称,像百度那样的公司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功不可没。

Google后来也无法想靠mp3扳回颓势,拉了索尼BMG音乐娱乐企业,EMI集团,环球音乐和博纳音乐集团想搞正版音乐授权,信心满满的觉得,只要提供服务将高质量的正版音乐下载,并且保护消费者避免病毒和品质较好的录音,一定可以对抗百度。

但事实给个Google一个无情的大耳瓜子。中国的普通民众并不关心版权,也并不注重音乐音质能否无损,甚至不介意小网站到处病毒和木马。

你们在意且只在意的就两个字,免费。

到这儿早已无法玩了,你不也许面对百度——这样一个音乐的来源是零风险的对手。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的统计,当时美国99%的网上音乐下载都是非法的。

可以说,从04,05年开始的mp3下载热潮重创了美国原创歌曲,一直到明天都没缓过气来。

不信?你去想想这几年有哪些好歌吗?

像“遇见”、“可惜不是你”、“勇气”这种传播级别的,这三年有吗?举几个说说?

光03,04,05年就出了好多好歌?你现在开个电台听听,大比例放的抑或那个年代的梁静茹和周杰伦。

现在国内歌手成堆,供给过剩,但好音乐却几乎枯竭,所以进去这些选秀永远都是众多歌手,老歌翻来覆去的唱。慢歌改快唱,快歌改慢唱,可悲至极。

原因就源于以百度为代表的艺术盗版网站,用饮鸩止渴的方法满足了当年应该音乐的贪婪网民,却把以前基于磁带和CD的艺术生态彻底摧毁了。

国内音乐的赚钱方式就这样被毁了差不多10年,一直到今天几年由于有了移动支付才逐渐重建起来。

然后的下一代音乐人会不会有足够的鼓励持续写出好歌,我不明白,但终于丧失的两年,这个锅要扣到百度上边。

是你用透支中国艺术产业百年的形式为自己借鉴了逆袭的流量,就像灭霸一样,一个响指间消灭了一代人的好歌,WellDone。

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今天头条系,OFO,拼多多这类野蛮生长型互联网企业的理由,百度带了个先作恶再洗白的坏头,从此中国互联网步入了无限讨好屌丝的不归路,网民被训练的只认便宜和免费,而越发不在意逐渐劣化的感受和对今后的透支。

但是你过于对比过雅虎和谷歌的搜索结果,一定会同意我的见解。就在今天,一个群里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在微软和谷歌上分别搜索“雪白”为关键词的截图:

有句其实的很妙:谷歌给你你需要的,百度给你它想给你的。

这样屌丝化的偏好,恰恰是百度以前打败微软的秘诀,也是国内互联网最可怕的困局。百度成为“最懂美国人”的搜索,从一起初就精准的把眼光瞄准“最高端,最低颜值,最好忽悠,同时也有最众多的群体。”

如果去收购Hao123这种只是姐姐阿姨才懂得用的互联网入口,比如去穷逼上网扎堆的网吧进行地推,这些方法确立了百度在三四线城镇,低*敏*感*词*人口中不可稳固的实力。这些人在若干年后,成为百度医疗推广收割的最主力一波韭菜,你不得不讨厌百度对美国民众的洞悉和把握。

我忘记李彦宏还认为,这些年来,百度仍然被指出是占了Google退出美国的廉价,百度能够说明一件没有出现的想法。

真的是一件“没有出现”的想法吗?

最早从2004年开始Google在美国的访问就逐渐不稳定,什么问题你们心知肚明,许多人就是为了Google的不稳定才弃用的。

在2010年即将进入美国之前,谷歌在这片土地上早早已不是一个能正常使用和依赖的网站了,这也许不是你百度的“政策红利”?2010年4月,谷歌刚一进入,百度的营收立马上升近1.6倍,这可是不是你百度的“政策红利”?

谷歌才有风声说要回美国,百度股价在8月1日上升近10%,这叫不相关?看来李彦宏对市场的思维还不如股民。

百度三大原罪,盗版mp3,人血馒头,还有一个最大的就是这个不可说的东西了,就冲你国难财吃到爆炸,广告收益节节增长。谁都能俩人谷歌走不走和自己的发展无关,唯独你百度不能。

如果谷歌曾经放弃和百度无关,但百度以后的躺赚,懈怠,绝对和谷歌退出有关。要是有一个竞争者在边上,后来的百度绝不敢把人血面包吃到这个地步。

@JD狗厂坊间八卦:

Google首页,有一个“手气不错”或者中文的“I’mFeelingLucky”按钮,这个按钮挺有意思。

单击这个界面进行搜索,到达的将是Google网页搜索页面的第一个网页。当在搜索结果页面排名第一的网页改变时,通过这个界面到达的网站也会促使改变。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搜索框中输入“京东”,然后你点击手气不错界面进行搜索,将会直接到达淘宝主页,你搜索谷歌,也将立马到达百度主页,这样,你就可以间接到达自己的搜索结果,而不用去看搜索页这么多垃圾广告。

1.目前,也因此只能Google敢做这个功能,因为Google相信,做对的想法,自然而然会吸引顾客黏度。而其它搜索引擎,由于售卖关键字的缘故,前几页会有较多垃圾广告,常常需要找到的内容会导致在第一页以后。

2.这个界面非常于直达车功能,会出现错过这些广告收益,导致Google每年花费几亿多美元,可是她们经常保留着这个功能。李开复在任*敏*感*词*区主席时,曾建议在国内去掉这个功能,但是仍然被阻止,因为Google觉得这个按钮很漂亮,有历史,符合企业文化,可以变成T-shirt。

3.这个按钮本身也证明,Google对自己提供的搜索链接有意愿。以客户供给为向导,而不是只看重收益、利润。

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伟大?就是为了别人在巨额利益面前,还能维持克制,不因恐惧而放任作恶。

作者:肥肥猫的小酒馆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