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内容更新策略( 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网站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组图))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2-12 15:05网站内容更新策略(
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网站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组图))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科专业网站在知识传播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科专业网站的网络影响力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由于传统文化习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学科和专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网站。本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网站为分析对象,重点研究该专业网站的网络影响力评价与提升策略,呼吁学术界更多关注网络的重要支撑要素。注意。网站网络影响力指的是知名度、关注度、
评价网站网络的影响力是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有利于网站本身的建设,也有利于网络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专业学科的技术骨干,教育技术建设既是学科特色的体现,也是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和保障。
1 网络影响力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网站网络影响的评价,一般采用网络计量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本研究认为,由于网站的动态特性,网络计量研究只能反映一个时间段内的情况;同时,教育技术专业网站及其用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更能有效体现专业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定量和定性方法都是必不可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网络计量法和访谈法对教育技术专业网站进行研究。
1.1 基于Webometrics的网络影响力指标体系
网站网络影响力的定量研究一般分析网页和链接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扩展和细化,建立了网站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一。 【表一】
通过各级指标的计算,可以得到一个综合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网站网络影响力的依据。
分析指标的内涵如下: 从网页的角度来看,网页数是指构成样本网站的网页数量,反映了样本的内部规模网站 在一定程度上。
在链接方面,链接总数是指链接到样本网站的网页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本网站的网络辐射;*敏*感*词**敏*感*词*内链接到网站的内部网页的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本内部结构的完整性< @网站 和 网站 集成级别的内部信息。
从影响因子来看,网络影响因子=链接总数/网页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本网站被链接网页的平均水平;外网影响因子=外链数/网页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本网站网页的外链平均水平;内网影响因子=内链数/网页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本网站网页的平均自链接水平。
从网站的权重来看,Google PR值是网站Page Rank指标,是一种用来识别网页排名和重要性的方法,被Google用来衡量网站网页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百度权重是指搜索引擎百度给某个网页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即网站,也就是百度搜索评价的权重网站好的和坏的算法之一,也称为 网站voting。
1.访谈法的二维设计与实现
在访谈方式上,本研究将教育技术专业*敏*感*词*和中小学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确定为访谈对象。本研究的主要依据是:(1)经过初步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本科生没有浏览教育技术专业网站。教育技术类*敏*感*词*处于高学习期,更关注专业网站,对*敏*感*词*面试更有针对性;②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技术的学生。对这些参与一线教学实践的老师进行访谈,更为实际。
2013年上半年,本研究通过面谈和邮件访谈的方式,采访了45名教育技术专业*敏*感*词*和15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访谈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如表2所示。 【表2】
2 基于网络计量学的分析
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基于Alexa、AltaVista、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每一个网站的收录条件,综合考虑了每种教育技术数据采集的可行性。专业网站和真实性,评选出12个国内教育技术专业网站,即中国教育技术网、中国技术教育网、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教育技术学科网、教育科技网资源网、中国网络教育技术中心、中国教育科技、微村教育网、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网、教育科技*敏*感*词*、在线教育信息网。
本研究采集了上述样本网站2013年2月至4月的数据。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网络测量数据来自于某个时间段,具有相对意义,只能代表某个状态下的状态。一段的时间。
*敏*感*词*用于链接分析和流量分析的工具大多使用AltaVis-ta。本研究选择Alexa、AltaVista、谷歌和百度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一方面选择Alexa、AltaVista、Google获取网站的原创链接数据;最高10分,谷歌PR值最高10分)。网站综合指标计算方法及步骤如下:
(1)通过 Alexa、AltaVista、Google 等获取原创数据。
(2)调整数据,使标准化数据无量纲,部分数据取小数点后9位。
(3)调整后的数据乘以计算得到的网络影响力指标体系的权重,得到每个网站的综合得分。
指标权重采用直接加权的方式,即通过专家访谈,每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直接给出各指标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然后求和的平均值计算多位专家给出的权重。值作为每个指标的权重。
本研究一方面参考了相关网络计量文献中专家给出的指标权重,另一方面专家给出的权重通过电话访谈和在线咨询获得。链接数20%,内链数5%,外链数10%,网络影响因子10%,内网影响因子5%,外网影响因子10% ,百度权重15%,谷歌PR值15%。具体来说,假设网页数为a,总链接数为b,内链数为c,外链数为d,网络影响因子为e,内网影响因子为f,外网影响因子为g,百度权重为h,谷歌PR为i,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也就是说综合指数Z受网页数、总链接数、内链数、外链数、网络影响因子、内网影响因子、外网影响因子、百度权重和谷歌PR值。为了方便计算,作者忽略了百分号,直接用指标个数乘以权重系数来计算综合指标。
内容分为基础技术教育、K-12技术教育、高等技术与工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技术教育装备等。网站涵盖范围广,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培训,以及硬件设备,是这个网站的主要特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内容包括课程标准与解读、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材同步支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等. 主要面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相关人员。【表3-4.1】
这两个网站的综合指数远高于其他网站,除了网站的内容,网站的有序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中国技术教育网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和技术教育发展办公室指导,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建设。持续,从而保证网络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由国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管理建设规范。
(2)资源与设备网站也有相当大的网络影响力。资源与设备建设是教育科技的落脚点之一,第三是教育科技与设备网络(15. 30303788).教育技术装备网是一家网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教育教学电子书和教育视听产品,服务对象为各类中小学、大专院校全国各大高校,高校,社会书店,各类社会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运营,是网站的成功之道。
(3)学术研究网站(如教育技术学科网、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等)网络影响力相对较弱,原因有很多。教育技术使得该学科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迅速崛起,但与虚拟空间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师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的学术研究网站是由学术机构进行的,其建设力量更加自主或自发。
3 基于访谈的分析
3.1 教育技术专业*敏*感*词*访谈
采访教育技术专业*敏*感*词*后发现,75%的受访者表示对教育技术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网站,11%非常了解,14%不了解. 了解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老师和同学介绍,另一种是无意搜索。当被问到是否将教育技术专业网站加入网络采集时,只有2位同学给出了肯定回答,其中一名Q同学还在网络上添加了书签。
Q学生表示,教育技术专业人士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应该懂得用技术来学习。从了解程度来看,教育技术专业*敏*感*词*对教育技术专业网站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形成专业网站所需的信息敏锐度。
在浏览频率方面,55% 的受访者平均每周浏览一次相关网站,平均每周浏览 2 次,平均每周浏览 24%,平均每月浏览 21%。当被问及现有的教育技术专业网站是否对学习有帮助时,15%的受访者认为对学习很有帮助,73%的人认为帮助有限,12%的人认为没有有帮助。
Q同学说,教育技术资源网和教育技术学科网有很多专业信息,浏览这些网站对学习很有帮助。
ZH同学表示很想加入网站的相关论坛讨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学习,但因为申请不成功,所以没有继续。这说明教育技术专业网站也需要进行深入的面向用户的设计,尤其是交互设计。
当被问及对教育技术专业的满意度网站时,1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69%的人基本满意,18%的人不满意。当被问及教育技术专业网站的具体原因和建议时,W同学表示:“浏览这些网站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大部分信息网站都是文献资料信息或领域一般来说,和我论文选题关系不大,想了解一些前沿的话题信息。” L同学回复:“浏览知名博客获得的学术信息比专业的网站更及时,比如浏览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老师的博客,经常可以快速获取教育技术相关会议信息、学术前沿信息等。” S同学表示希望通过网站分享与国内知名专家的研究团队交流。
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敏*感*词*的采访,可以得出教育技术专业网站在*敏*感*词*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对*敏*感*词*学习的帮助也非常有限。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针对性不强,缺乏前沿性和话题性;二是时效性不强,更新不够及时;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播路径;第四,交互性不强,难以满足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交互的需求。
3.2 IT学科教师专访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采访,我们发现65%的受访者表示对教育技术专业网站有一定的了解,11%的人非常了解,24%的人不了解。至于理解的方式,大多是同事介绍的,也有老师说是在找资源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在浏览频率方面,41% 的受访者平均每周浏览一次相关网站,平均每周浏览 2 次,平均每月浏览 51%。D老师认为,他在大学的时候对这些网站有点了解,但是工作忙之后就很少浏览这些网站了, 会有很大的改进。
(3)加强多内容检索设计。从之前对信息技术老师的采访可以看出,用户的检索需求差异很大。有人希望按照教材版本对资源进行分类,有的希望按地域分类,所以网站在设计上应该进行多重检索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的检索需求。
4.3 内容构建级别
网站内容是网站建设的源泉。对于教育科技专业网站来说,线下内容建设是网站网络影响力提升的基石,如教育科技装备网通过面向企业的内容建设,大大提升了网站网络影响力。对于以研究和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建设类网站,可以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提高内容的深度和前沿性。建议网站根据自身定位与相关专家建立联系,并要求专家及时发布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确保网站信息的真实性某些尖端技术,
4.4 管理层
网站建设不仅需要学术研究团队的运作,还需要行政机构的支持。建议通过行政支持和制度建设,加强对网站的有序管理和资源支持,使教育技术专业网站的建设制度化、长期化。中国科技教育网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前所述,中国技术教育网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和技术教育发展办公室的指导下,由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承建的。“行政+学术”网站
学科专业网站不同于商科网站,对教育技术专业网站的评价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有利于教育技术专业网站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本研究无意排名,基于某个时间段的数据网站仅反映该时间段的情况,仅具有相对意义。本研究旨在发现和改进问题,从一个侧面探讨互联网时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希望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数据参考和启示。
参考:
[1] 邱俊平,程妮。中国重点大学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J].科学研究,2009 (2).
[2] 邱俊平. 网络计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