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内容设计(社交网站的差异化核心——社交信息内容不同的设计原则)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2-01 22:25网站内容设计(社交网站的差异化核心——社交信息内容不同的设计原则)
社交的差异化核心网站——社交信息内容
不同的社交信息内容也是这些社交网站的特色,综合信息平台、照片分享、位置打卡、美食评论、购物分享、电影、书籍、音乐分享等。 社交网站曾被概括为三个要素:人-信息内容(社交对象)-关系,那么信息内容是社会分化的核心网站
信息内容设计原则
如何设计社交网站的信息内容?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信息内容包括社交分享过程中的三个环节:信息生成、信息获取和信息交互。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为例,当我们到达目的地并办理登机手续时,是信息信息的生成,即“谁在某处”的一条信息内容;当另一个用户也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并看到这个信息时,这就是信息的获取;如果他也评论的话,就是信息的交互。
1.信息的生成
通常,信息是从信息输入区生成的。现在一些主要的SNS应用对于这个主要的输入步骤是少不了的,也是整个网站生成内容的基础。通常有发布框、动作行为的简单输入按钮等。
这些微博的发布框,一个短文一个图,发布后就是一条微博。可以说发布的门槛很低,发布的过程也很简单,所以微博几乎成了最快最及时的信息发布。一个平台。
Hot Potato帮助用户实时讨论时事,他们在看什么,他们在听什么,他们在哪里,他们在读什么,他们在玩什么等等,就像一个有频道的推特,不同的频道针对特定的,时效性强的主题。该产品在去年推出后,备受关注,最终被 Facebook 收购。它的发布框设计只需要用户找到对应的类别,输入几个字即可生成消息;比如我只要输入书名,就会生成一条消息“我在看xxxx书”,帮助用户结构化的输入法,让用户操作更轻松。
考虑到用户的耐心有限,有时可以用更简单的点击来代替输入信息,比如豆瓣阅读。用户读完书后,只需点击即可阅读,甚至可以点击标签的选择。推荐的标签,从而减少打字并促进用户生成的信息。
当然,这类信息的丰富度是有限的,所以除了“想读”、“读”、“读”等操作外,还设计了“写笔记”、“写书评”等操作对于深度用户。
因此,信息生成的设计原则可以总结如下:
(1)尽量发布简单,流程短
(2)为了简短的信息,考虑减少打字甚至点击而不是打字
(3)信息发布结构化强化引导用户发布信息的需求
可以说,信息的生成是一个社交网站的输入,而用户的活跃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容的丰富程度,所以作为一个社交网站,信息生成的输入是就像源头一样,只有把这个源头设计好,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信息获取方式的设计
信息(FEED)是用户信息获取的来源,是SNS网站上非常关键的元素。在这类网站中,FEED就是信息墙,会推送给我们各种动态信息,比如facebook墙,开心朋友动态。
本质上,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平面媒体,还是SNS网站中的FEED,信息的易读性和信息获取的效率(尤其是在信息复杂复杂的情况下)都必须做到经过考虑的。如何快速让用户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并结合社交网络的特点来分析如何更好地设计信息获取的来源——FEED。如何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信息获取的效率,当然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强大的可读性自然会带来效率的提升。我们将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和说明。
1.信息块感知
对比Facebook和Happy Feed,用户识别,前者可以直接通过头像照片明确识别信息来源,而后者只有用户名。相对来说,图片更容易有清晰的块感,识别度高于文字。
然后我们将这两个页面处理成灰框模式,可以看到更清晰的信息布局(推荐更快的方式:原型工具wirify,可以将任意网页转换成线框来观察布局)。前者信息块感更强,信息排列整齐;后者信息比较分散,容易造成用户视线跳跃。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需要将不同信息模块的布局划分为块,将相同的内容、功能、操作划分为单独的块,避免信息点过多、过于分散。
而 Tumblr 和 Light Blog 则通过明显的色块区分在视觉上强调信息块,可以明显感觉到内容清晰,阅读流畅,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
2.提供信息分类过滤
如何在信息密集的大页面中,像在充满各种声音的场合一样,快速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根据我们的习惯,我们会直接找感兴趣的人,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圈进行交流。
同样在我们的设计中,当信息的丰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提供信息筛选,包括信息源的分组、内容的分组、内容类型的分类等。
3.高度集中,信息层次清晰
小时候学中文,总是要提炼主要内容。事实上,这对我们在设计信息时也很有帮助。当我们能够提取出最重要的信息时,我们也可以区分信息的优先级。,它决定了后续的信息级表示。
如果sns网站中的feed是这样提取出来的,那么每一条信息都可以简化为“谁说了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当然sns对于用户交互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还有一个信息交互模块。得出的结论是,每条信息的构成主要由“人+内容+时间(地点/来源/方法)+信息交互”构成。
一般来说,我们会突出“人”和“内容”,以相对弱化的方式展示“时间(地点/来源/方法)”等辅助信息,使信息层次更加清晰。
对比QQ空间和新浪微博,信息交互块的处理有很大区别。从突出核心信息的角度来看,前者在Feed中显示了一些评论,而微博没有显示评论。相对而言,后者在信息内容本身上更为突出,对用户获取信息的干扰较少。但两者是定位不同、类型不同的产品,所以前者可能需要增加信息交互的重要性,以提高用户交互。
因此,为了突出核心内容,体现信息化层次,可能需要平衡产品的各个方面,尽量简洁,重点突出。
4.获取主要内容时减少页面跳转
目前,Feed中收录的各类社交网站、图片和视频基本都展示在这个页面上,避免打开新页面,减少信息浏览的中断。对于评论等内容,点击后也会展开。当评论数超过一定数量时,点击进入新页面查看。
甚至 Twitter 也有相关内容处理的修订版。当你点击一个 feed 时,右侧的内容面板会显示与该用户相关的其他内容,包括具体内容、该用户发布的其他内容等。这些处理可以让我们在浏览信息时尽量减少跳转到新页面,保证浏览信息的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