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系统上云(采集系统上云之后,第一个难题就是采集数据)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1-28 02:02采集系统上云(采集系统上云之后,第一个难题就是采集数据)
采集系统上云之后,第一个难题就是采集数据。常用的采集方式有以下几种:1.用户自己下载录制好的视频2.用户购买硬件录制设备3.录制分析软件辅助工具,在采集环节中进行采集4.直接采集移动端数据(简单快捷,不需要用户专门下载录制设备或者硬件)sdk上云,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做什么准备。常见的做数据采集的厂商包括清华大学方案提供商思迅,中科大ai方案提供商北京小戴(使用人脸关键点定位+双目测距+视频分析+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百度drive,最大的就是爱数了,但是爱数目前支持的数据类型有限,需要升级支持。
爱数的优势在于可以推送市场对数据需求比较高的直播、视频等类型的内容。如果想把采集引擎做的更好更稳定,可以考虑先从流媒体服务商做起来,比如ims,nox。这方面海外市场做的比较好的就是googleplay,因为它平台相对比较稳定和相对来说市场化度比较高。其实我们在北京望京的酒店里见到过几个关于视频录制功能的产品,只是我们只是初步尝试了一下,在之后,我们可能会做相关的分析报告。
如果不考虑价格,建议使用apigateway,因为它具有完整的链路匹配能力,去过itunesconnect和flickr的人肯定知道这个方法。一般这样的产品都是由海外团队(美国,欧洲)负责的,在中国没有合适的客户(主要是国内的直播平台还是很难开发出像样的数据采集服务的)。至于采集系统上云,如果其实人工操作的话,算是折腾,还不如直接定制化。如果说好用一点的话,还是可以参考一下360云,它支持中国各个时段全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