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打烊,互联网公司偷袭战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0-01-29 16:02
(图源:视觉中国)
春节不打烊,这句话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春节三天假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阖家团圆好日子。但在互联网大佬眼里,却是突出重围、改变战局的蜕变机遇。
春节前夕,马化腾可以祭出 QQ 医生直击周鸿祎腹部,并且上线微信红包,抢占移动支付市场,挑战马云王牌业务。
还是春节前夕,姚晨骑着驴带来了赶集网,吓坏了 58 同城的姚劲波,前后花了 5 个亿反攻才保住江湖地位。
同样也有在新年前夕,滴滴程维和快的吕传伟之间来了场世纪“烧钱”大作战。背后陪跑的马化腾和阿里不甘示后,在移动支付领域大打出手。
于是,有不少互联网人发出感叹:互联网人的元旦不是节,是搞死敌人的天赐良机。
2010 年的元旦,对于即将忙碌了一整年的周鸿祎来说,本应当是放松的绝佳契机。却由于他重要战友齐向东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不得不放弃海南的日光浴,直奔回北京。
这个电话大致的内容就是,腾讯开始在 PC 端捆绑推广 QQ 医生了,而这款被腾讯自诩为保卫 QQ 信息安全的硬件,实际上是一款可以杀毒的网络安全应用,其功能和 360 安全卫士有很大的相似度和重合度。
这个消息从而使周鸿祎提起非常的精神去面对腾讯。他当时想过这个恐怖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件事会来的这么快,还是在这种一个应该轻松美满的春节前夕。
对于马化腾来说,在新年提前捆绑 QQ 医生这一步棋,只是按部就班走进他已经布好的棋局之中。
前一年,QQ 用户在 PC 端的占有率增速严重下降,而那些时候,移动电脑还并未普及,2G、3G 的网络根本难以带动手机 QQ 的迅速下降,并且旧版本的 QQ 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长期的手机垃圾,导致电脑卡顿,用户体验并不好。
同时,腾讯在各个领域疯狂的“模仿式创新”,其实是来自于没有找到下一个战略增长点的极其焦虑。而 BAT 已经占领了搜索、电商和社交三大风口,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格局已然瓜分完毕。
腾讯和 360 在表面上业务交集不多,但是腾讯和 QQ 的业主主要还是客户端应用板块,除了社交应用外,马化腾想占据网络游戏、新闻门户、电子邮件、影音的雄心也随之暴露下来。而安全业务几乎是唯一一个同样具有全民刚需属性的应用。
在这种的背景下,马化腾终于亮出进攻安全应用的利剑——QQ 医生。而周末这段时间,是所有人都最为放松的一段时间,也是他最好一招制敌的时期。
但是在 360 安全卫士在安全行业的占有率已经高达 80%-90%,这一次偷袭该如何打,对于马化腾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难题。
终于,在马化腾团队冥思苦想下,决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单方面宣布跟周鸿祎的 360 杀毒软件开战。
周鸿祎立刻从重庆飞回上海,紧急召集 360 的老总团队,甚至在美国休假的高管也只好折回北京。
马化腾在新年发动的偷袭战,可谓是打完周鸿祎措手不及。被捆绑的 QQ 医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二三线城市的行业。
其实早在前一年的 12 月,腾讯就推出了 QQ 医生,并且在推出的 QQ 医生 3.2 版中,增加了系统保护和杀毒功能,还捆绑了诺顿半年免费特权。
接下来几个月,QQ 医生进一步更新为 QQ 电脑管家,偷袭 360 的行动从暗至明,很快拿下了互联网近半数用户。
至于当时双方产品争夺以至上升至著名的 3Q 大战,此乃后话。
这段时间,周鸿祎和马化腾没有少过明争暗斗。双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各执一词。在方式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并且很快爆发著名的 3Q 大战,此乃后话。
十年前的美国,中国微小企业一般有 5300 万家,而在这种微小企业眼中,互联网还时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顶点。此时,有一个人看到了上面的商机,通过一个平台,把这微小企业拉进了互联网的局面之中。
这个人就是姚劲波,而这个平台就是 58 同城。
2010 年,58 同城的营业额达到了 1100 万美元,在这家公司作为中国分类信息第一平台的路上,仅剩下唯一的对手——赶集网。
而 58 同城的流量、日活均在赶集网之上,在这种好的态势下,姚劲波也或许也是想好好过个年,却没想到赶集网看中的就是春节的超级流量。
两虎相争,必有受伤,并且也有一只老虎早就提前做好了打算。
赶集网是哪个时候筹备好了一切就等着新年将至,无从知晓。但从来后的形势来看,赶集网的万全之备确实杀得 58 同城措手不及。
就在姚劲波在湖南老家过年的这段之后,赶集网强势入驻央视跟各大卫视黄金档广告。此外还在公交高铁上线了广告。
微博女王姚晨咧着大嘴骑着猪,哼着人尽皆知的《小毛驴》,结尾大喊“赶集网,啥都有”4 亿的*敏*感*词*,成功洗脑了一波 58 同城的用户。
能成功帮人洗脑的广告利润是迅速且直观的,从姚晨“骑驴”的第一天起,赶集网的日活跃用户人数从此前的 200 万,赶超 58 同城,直奔冲 500 万日活量,实力收割一波 58 同城的用户。
赶集网的广告带来的利润是姚劲波没有预料到的。
当姚劲波意识到赶集网洗脑广告给 58 同城带来的威胁然后,不甘落后的他也发起了新一轮的广告轰炸,地铁公交移动电视等系统一个不落,用两倍的价格请出杨幂深情呐喊“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58 同城……”
春节广告大战更惨烈的之后,两家打得不可开交,一天要拿走上千万元的*敏*感*词*。
在这时候,姚劲波曾质疑赶集网的电视广告,表示这是互联网行业*敏*感*词*借助电视视频媒体推广的一次创举,其推广无疑促进了整个生活信息产业的演进,广告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姚劲波事后也总结了这一次的新年广告大战是 58 同城“千万美金的教训”
据 58 副总裁陈晓华透露,因为 58 同城错失了先机,前后不得不花了 5 亿元进行反攻。
如果说姚劲波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进赶集网的广告大战,或许就不是 58 同城并购赶集网了,又可能杨浩涌现在也不会出来卖二手车了。
滴滴在西伯利亚那场大雪的磨炼下,迅速成长。
2012 年 11 月 3 日,大雪弥漫了整个北京城,外出的人因等不到*敏*感*词*开始焦躁起来,电光火石之间回忆了也有滴滴这样一种打车软件,就试用了一下,结果随后就打到了车。
事后程维回忆起来说,“其实我想想就后怕的,你看 2013 年、2014 年的雪下的这么少。如果没有 2012 年的大雪,我也不敢想(滴滴结果会怎么样)。”
程维这个冬天过的挺是快活。
在北方市场跟摇摇招车、百米*敏*感*词*之间刚打完两场稍显胜势的滴滴,更想乘胜追击,翻过黄河,直捣上海。
在入攻上海前,程维给手下悍将张博下达死命令:“拿不下广州,就别回上海。”
虽然早已有了进攻上海的计划,但在上海顺利站稳脚跟的滴滴,直接的对手就是快的。
一山不容二虎,终究需要一战。只是这一战,缺少一个契机。
2014 年的春节,成了滴滴偷袭快的绝佳时刻。春节可以创造神话,也可以没落神话,这一点在程维心中一直坚定不移。
2014 年 1 月 10 日,滴滴打车推出乘客免 10 元、司机奖 10 元的策略。10 天后,滴滴当时最大的对手快的推出同样补贴。
这个新年的美国人民仍然一下子奔向了小康,只要出门就打车,反正不用自己花钱。
2 月 17 日,快的打车宣布乘客返现 11 元,司机奖 11 元,并声称永远会比竞争对手多 1 块钱。2 月 18 日,滴滴打车宣布乘客免单 12 元,当天,快递打车宣布乘客免单 13 元。
这如同小孩子之间比身高,一定要比身边的人高出一截一样。当然,这场悲剧最大的收益者却是高高兴兴拿着手机打车的老百姓。
这场“烧钱”大战虽然是由滴滴和快的发起的,实则背后是马云和马化腾之间的战争,快的滴滴背后的小额支付市场,是马云和马化腾眼中的一块鲜美的披萨,谁可拿下,谁能够在移动支付领域获得优先话语权。
所以,当快的获得了阿里的大笔融资期间,滴滴则逐渐找到了腾讯这座大靠山。
马化腾大笔一挥,滴滴到账几千万,快的急于拉上阿里,跟进补贴大战。不到一周的时间,滴滴烧没了一个亿,快的那边也有元气大伤。
这场悲剧最后还是滴滴采用了司机随机免6-15 元的补贴并且宣告结束。
据公开消息称,截止 5 月 17 日,滴滴补贴开支达到 14 亿,快的补助学费也达到 10 亿元。但是滴滴和快的用 24 亿换回了客户跟*敏*感*词*司机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这一点就从而使阿里和腾讯心甘情愿掏钱来战。
春节这一战,虽然滴滴和快的虽说两败俱伤,但是在行业营收上,他们分别由此前的 41%、39.2% 一跃到 51.6% 和 45.3%,两者份额达 97%。自此,中国网约车市场再无可以与之对抗的公司。
直到 2015 年快的滴滴合并,中国网约车行业再不会看到春节“烧钱”大战这样的盛况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至少这一次,说滴滴和快的大获全胜也不为过。
滴滴和快的的那场大战,随着背后大佬逐渐浮出水面,滴滴带来的小额支付是腾讯反超支付宝的一个重要机会。
而这个机会,随着滴滴和快的大战,日渐明晰。阿里和腾讯在移动支付上,似乎也到了一争高低的地步。
有自媒体人曾提到,阿里和腾讯,本来业务是错位发展,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阿里有支付宝,而腾讯后来没有支付系统。腾讯有微信,而阿里没有新的超级流量入口。
腾讯没有支付系统,这一点在马化腾心中一直是一道坎。而这次春节偷袭马云老巢的行动,在马化腾心中尚未酝酿了很久。
于是,在 2014 年的新年,当马云还在澳大利亚享受新年春节时,马化腾决定上线微信红包。
支付宝此前不是没有过红包的玩法,但相比于支付宝,微信红包加入了“抢”这个动作,具有游戏性、娱乐性,也比支付宝的讨要性更具人性化。
同时,伴随着微信强大的同事社交场景,微信红包从上线的哪一天开始便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从春节到除夕,微信红包吸引超过 800 万用户,这个 800 万客户,直接实现了微信红包摇身一变成为全民的狂欢场。
“微信红包一夜干完了支付宝花了 10 年干完的事情”一时间流言四起。
马云也不得不提前结束元旦放假,迎战微信此次的“珍珠港偷袭”。但是春节的庞大流量是支付宝无法预测的,以至于在这次春节之后,支付宝只能跟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平分秋色。
马化腾这一次春节偷袭,实在是互联网史上一次奇迹般的胜利。至此以后,相信马云每一次春节都不敢轻松如意的跟家人们享受生活了,毕竟在某个新年难保不会有下一个马化腾出现。
或许马化腾这一次的顺利偷袭给王兴一个新的想法,春节偷袭,应该是摧毁敌人的最佳方法。
“要么牛逼,要么滚蛋”的王兴,带着他一手呵护长大的美团,在新年前夕给了李彦宏的百度外卖致命一击。
美团在 2013 年第二季度就开始了尝试外卖业务,到 11 月份即将上线,发展强劲。之前仍然还有饿了么提前进军外卖行业,但相比于即将成熟的饿了么这个劲敌来说,2014 年中旬上线的百度外卖这只小蚂蚱还是更容易对付一些。
据外媒报导,在 2015 年第三季度,百度外卖还是呈现蒸蒸向上的态势,北京的订单量是美团的 10 倍,在第四季度,百度外卖还是呈现下滑态势。
李彦宏本来做的好好的搜索引擎,非得过来抢王兴一波食,这怎么可使王兴如何能忍?
但此时的王兴,还在按捺住性子,在等一个契机。大不了就是像滴滴快滴一样,齐头并进。要么就是像马化腾一样,让马云后悔过年度假。当然,在王兴心目中,肯定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2016 年春节,百度外卖拿着日益下降的好成绩向李彦宏申请春节长假,骑手可以回来过个好年,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谁曾想到,美团在新年期间立即开始趁机招聘骑手。
这一下打的李彦宏措手不及。百度骑手还在其乐融融享受新年春节的之后,美团的小黄人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发力。
虽然这一次偷袭没有像马化腾那样顺利,但之后百度外卖的消失,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虎相争的局势,与这一重创或多或少有所牵连。
互联网春节偷袭战至此靠一段落了。前有马化腾杨浩涌,后有程维王兴,每一次偷袭战都尤为经典,并且每一次都足以颠覆互联网格局。
春节除了大批次的人员迁徙外,也是互联网公司流量爆发的最佳时期。随着美国互联网日益强大,春节的年味也从“拜跑年”转战视频拜年、红包拜年。
互联网逐渐颠覆了美国人过新年的形式,春节也相同给回馈给互联网一个迅速成长的机会。春节带来的庞大流量可以创造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可以使一家公司没落到尘埃。
而这种的流量大战,在任何一个互联网人的眼里,都是自我突破的黄金阶段,也是搞死对手的最佳时机。
春节不打烊,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谁知道会不会有敌人在春节出其不意,攻城略池,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