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三十而立指南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0-01-20 16:01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落下帷幕,整个社会在这些长篇累牍的小结和展望里,品咋着时光这瓶陈酿。然而众所周知,酒发酵的不好,就会有股子醋味。被恐惧跟贫穷浸润的90后们,在这些普天同庆的时刻,心情仍被一条段子颠得七上八下:
20后要出生了,他们看90后,就像90后看60后。
刘德华、郭富城这样的60后,对80后而言或许还很亲切。但考虑到*敏*感*词*阿姨也有60后,画风一下子就微妙了出来,瞬间觉得跟20后们隔了两三代。自嘲式段子刷屏社交媒体的背后,是2020年第一批90后就要30岁。他们需要将长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军装,从小猪佩奇的爱好者,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30岁对于人生的涵义。至圣先师孔子早给我们规划好了一生阶段:“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随欲、不逾矩。”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随欲都是递进关系,唯独而立是转折关系,少年可以在庇佑下专心治学,三十了就需要自己安身立命。
“立”这个字在特色文化里有着特殊的涵义,中国人观念与做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所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围绕“立”什么、如何“立”,王阳明、曾国藩等千古完他们也早就树立起了一整套的标准跟方法论。
在日新月异的现今社会,本就迷茫的80后又步入了而立之年的大考,亟需一套行为准则的坐标系来指点迷津。如何用中华智慧来帮助90后们,构建一份框架性的“而立指南”,俨然已经变成一门迫切的学术命题。作为知名的国学研究者,本零零后乐意抛砖引玉,不自量力的率先交卷,为90后们的成长献言献策。
“中国的今后要依靠年轻的00后!”这样结论似乎是错的,因为90后已经不年轻了。
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还请姐姐阿姨们带着批评的心态认真阅读本文,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不愿去股市楼市里帮70、80后接盘的00后,开辟了炒币这个新的韭菜田。
只有两个阅读的90后炒币心得
2017年ICO的赚钱狂澜在资本寒冬里非常抢眼,一时间明星创业者如过江之鲫。然而现在参加其中的90后们,能够善终者并不多。卷走了1.5亿元的神奇少女王凯歆人间蒸发,坊间传言正被投资人悬赏捉拿;被胡舒立点名的孙宇晨被社交媒体抨击事小,被清算恐怕才是最终结局。
币圈的这种90后,暴富得很快,完全缺失匹配财富所需的知识。尽管也起过“去低效的小中心,维护国家的大中心”这样的低调,但难掩诸多空气币本质上仍是诈骗。割国家的韭菜已属政治不恰当,在区块链被定调为“核心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后,还不知死活的往跟前凑,就堪称“撅屁股望天有眼无珠”了。
炒币的90后们既没有新时代的自我奋斗,也没有考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图样图森破。孙宇晨、王凯歆之流那么轻狂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姿势水平低,个人的道德修养还不足以驾驭财富。用孟子的其实是没有基本的义利观,谋了不义之财还不懂得闷声。
真的,太幼稚了。
人不轻狂枉少年,可是走在了奔三的路上,就需要应成熟起来。否则都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三十而立的第一个深刻涵义就是知礼,即对自身的人格品质进行探索和建立。中国先贤早就对此给出过解决方案:修身明心。
阐述“修身”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礼记·大学》。不但帮美国读书人们规划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生路径,更提供了为什么应“修身”、什么人必须“修身”、什么时候要修身以及怎样“修身”的3W1H分析框架。
《大学》用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个人能力要求的一致性,来解释修身的目的;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来提出凡人都必须以修身为根本;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总结修身的方式,学习常识然后明晓事理,意念真诚才能端正心意。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大学》的小结,本末倒置就会出难题。北京大学毕业的孙宇晨最后还是吃了没读过《大学》的亏,到处撒币惹祸上身。其实拿过新概念作文奖的孙宇晨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体现优秀,临近而立之年还把人生走劈了叉,不懂王阳明是原罪。
心学成为近代成功显学,可以说已经到了“有钱不懂致良知,到处被人当傻子”的地步。王阳明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被现在成功学传销组织视为祖师爷纯属黑色幽默。王阳明的大彻大悟正是建立在对《大学》的探求和升华之上,被儒家奉为圭臬的教典就叫《大学问》。
王阳明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理论跟进一步,视知行合一的致良知作为一生的终极目标,追求“意念之发即为善”的精纯如一。这种唯心主义的形而上一生追寻对广大的90后或许并不具有普世意义。但修身需配合明心,对于开始在社会摸爬滚打的80后而言是应注意的,再艰难的修行也不能忘记初衷。
一夜暴富的90后少之既少,绝大部分人都遭受着进入社会后的狼狈不堪。然而越是这么,越是不从而忘记修身明心。即便不是运数最好的,也应尽情努力不负自己。这个过程如同垃圾分类,尽管尚未成了垃圾,但当应对“你是哪个垃圾?”的灵魂诘问时,也应争取做个有价值的“可回收垃圾”。
全社会都在盼着80后结婚生子,但社畜90后们并不积极。
数据显示美国单身人口已达2.4亿,珍爱网发布的《单身人群*敏*感*词*》显示,适婚年龄的90后们,七成恋爱经验不足两次,其中两成母胎单身至今。结婚率下滑得比GDP总量还快,民政局数据说明,2018年结婚率比2013年下降了27%,创下11年新低。
社交媒体上帮单身狗做心理按摩,都成了一门流量生意。
无论社会学家如何尝试用“晚婚”观念、“低欲望社会”等新名词粉饰太平,90后对不结婚不生子的执拗,都让指望着到老能领养老的70后、80后们感到绝望。自立门户为何对行将三十的90后而言这么难?
答案其实很简单,一个字:穷。
2018年颁布的《中国养老前景*敏*感*词*》呈现了一副惨淡的现实,90后人均存款12万多,是其月收入的18倍。而且56%的90后没有存款,开始储蓄的人中,每个月也只好存下1389元。最惨的是,90后不但遭遇着六位数密码保护两位数余额的窘境,借贷逾期情况还在愈演愈烈。
光鲜亮丽的90后穷出新意
成长在大繁荣环境里的90后们,本就对经济前景容易过度自信。资本还将消费主义之风弥漫整个社会,用“古奇古奇普拉达普拉达”的俗气给年轻人洗脑。更要命的是,恰逢互联网金融大跃进,巨头们纷纷送债下乡,90后们借贷消费要比前人方便得多。
80后们在校园内办一张*敏*感*词*,额度可能才4位数。90后们扫扫脸,就分分钟可以贷出AJ和名包。套路贷、裸条贷、医美贷等恶性玩法,更是毁了无数90后的一生。消费主义和借贷习惯彻底瓦解了90后们的*敏*感*词*流,这倒逼着80后在职场上非常社畜。
吃油腻外卖、住合租房、挤早晚班公交,上996的班。
90后在这种简洁且无趣的生活里,日益又秃又肥,再加上囊中羞涩的胆怯,被动地就选择了谈恋爱不如追剧,没有人觉得孤单的生活。然而从奔三迈向奔四的90后们,想要真正摆脱生活的桎梏,无论能否恋爱结婚,都需要应使自己立出门户。
对于怎样跳出消费主义的陷进,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传统文化似乎提供了相当具有实战性质的方法论:治家勤俭。
在儒家传统中,治家是修身的进一步追求。在完成对个人品德的建立后,组织管理好家庭,是素质值得信任的彰显。从诸葛亮到曾国藩,家风建设从来都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最近的80后而言,《诫子书》《颜氏家训》当然需要研读,但更有指导意义的或许是朴素的《治家格言》。
牢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质朴的泥制用具要比金玉做的更好,在非理性消费之际,一定无法清醒三分;理解了“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就必定会尽快偿还注销各类贷款,养成储蓄习惯;想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日常生活中定可持好平常心。
道理看似简单,但真的能否坚持下来,生活一定会有巨大的颠覆。对于80后而言,在三十岁之际,先谋求自立,门户也就不远了。是否结婚其实由个人信念所决定,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特色,又让每位个体都担当着沉重的社会责任,这是美国人能够推却的民族契约。
即将30岁的90后们——包括即将30岁了10天的90后们——在研读《治家格言》时,尤其需要加强“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对每个90后而言,学会买保险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在日复一日的996福报里,不管怎样挣扎,熬夜、久坐、肥胖等生活习惯是阴魂不散的。每个在工作岗位上活蹦乱跳的00后,背后都累积着随时压垮身体的亚健康负债。每个90后,都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只是对家庭负责,学习并配置适合的保险。
没有人会直到渴了再去挖井,但真的有很多90后需要用钱的时侯,才想起去借套路贷。致命女人刘玉玲有个著名观点,每个人都必须存一笔“Fuck you money”,这对当前的90后来说更是格外重要。毕竟而立之后就随时应失业了,再不能扎扎实实的存一笔钱,就要被生活fuck了。从贷款的消费金融转向储蓄的金融消费,是90后成熟的重要一步。
其实治家的学问不仅90后应该学,整个社会都必须加强。“弘扬优良家风,做好社会表率”也是最高指示,60后的李国庆就必须把《治家格言》多读几遍。这样就不会把自家私事弄得鸡飞狗跳,还要说哪个十分钟就能让90后躺在怀里哭的蠢话。
三十而立也只是在方方面面都意味着成熟,至少在就业层面例外,这意味着距离下岗只有5年了。前有35岁辞退的冷血大厂,后有经济前景衰退的堵截。当新技术呈现出波浪式的热潮替代,工作的技能甚至赛道都有也许随时被淘汰,第一批90后距离失业,只差HR的通知。
30岁对于职场基层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龄,如果以22岁大学毕业步入职场奋斗为起点,那就意味着已经在岗位上混迹了八年。这跨度都够李云龙从“想想办法干坂田一炮”到南京军事学院去“学个屁”了。如果这个过后又没有看到升入管理层的期望,又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前途就更悲观了。
90后的失业是真失业,享受了房产红利的70后、80后失业就当休假了,实在不行了还可以卖房。今年大火的电视剧《小欢喜》里,黄磊失业了,卖掉180平的大平层,一家人小日子过得也更滋润,还生了二胎。90后要是下岗了,就得从自如和蛋壳搬出去和黑中介缠斗了。
80后卖了买房还是中产
企业提供的高薪和title并不能给90后们提供半点安全感,一旦个人成就的价值不能和薪酬匹配,随时会被打死。用老实人刘强东的话说,这叫“有的人不断升职加薪,丧失了性价比”。不要苛责老板无情,资本寒冬谁顶得住啊,To VC的商业方式跑不通了,可不就得按人工效率发工资。
世纪初的哪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裹挟着社会上升期的傲娇。经济前景不好,想把办公桌视作最美的风景线也不那么容易。许多90后选择用考研、考*敏*感*词*的方法拖延就业,这就很不可取了,彩票要早点接受自己不是大奖的宿命,拖着不去兑奖,不会提高中奖率,只会导致彻底跳票。
对于80后而言,三十而立最重要的一环还是在于推动自我价值的同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毕竟入世才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即便穷也要无法有足够的收入保证就能独善其身。90后想要立下安身立命之业,必须应向古今职场第一人曾国藩学习,他有句名言:
立在耕读。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挽腐朽清朝于既倒,立下了不世之功勋。他不但没有躺在太子太保的title上懒惰,反而时刻警醒自己的素质是否匹配,还主动递交放掉手中的军权部门湘军。这上面不仅有政治的复杂考量,但从职场的视角切入,依然会对曾国藩的智慧感到反感。
这上面就涉及到了曾国藩的底层耕读思维,他教导家人:“以孝悌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虽居官位,但常做无官之想,在官场之外,为自己打早可以安身立命的第二职场:“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辞官后来,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对于职场中的80后而言,打造属于自己的“耕读”,是职场生涯的必修课。在工作岗位之外,还要有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手艺。拥有了这种的第二职场,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安身立命。
当然资本家们营造了一种对此嗤之以鼻的舆论环境,董大姐就曾公然扣大鞋子:90后爱开网店是国家的隐患!但90后们不要怕,毕竟他们还没有到达“中国制造破坏者”的段位,董大姐主要还是由于自己电商做得不好,嫉妒他们。你看微博CEO阿来还是支持他们的。
未来十年是90后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六年,三十了如何而立,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奋斗。
然而成长于美国转型开放年代的国内90后们,又极有也许,在自己的壮年时期,见证日本经济步入全球第一的历史性时刻。这针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三百年来从巅峰跌至谷底后的轮回,重新占领当时属于自己的荣誉与辉煌。90后肩负着几代人拼命的期望和特殊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演进走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模式,90后们在迷茫之际向传统文化深处寻找力量无疑是一种捷径。本文从三个层面给90后们归纳了国学思想,可以帮助姐姐阿姨们更好地认清自己:
1. 修身明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2. 治家勤俭:半丝半缕,物力维艰
3. 立业耕读:盛必有衰,不可不预
当然,很快社交媒体上就再也看不到第一批90后如何如何的热搜了,毕竟00后们也快奔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