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复盘,一淘怎样从购物搜索神坛跌落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0-06-28 08:01流量为王,这个说法一点不为过。PC时代每一个网站赖以生存的SEO;淘宝每一个买家苦心刷单、上直通车、申请活动;应用市场首发、刷榜,无不代表着流量价值的疯狂。各家都希望在所在领域成为用户的访问入口,掌控流量分发,从而登上“食物链”的顶端,通过流量控制下游。
作为网购的霸主,打造一个购物的垂直搜索入口,夺取如火如荼的电商大战制高点,显然是阿里不可放过的抓手。时至明日,曾被寄寓厚望,将B2C市场搅得轰轰烈烈的一淘网,却不复辉煌。
今天重点说说一淘网重点时期的营运汉书,来回望那段折腾的哀歌。
前世今生
2010年底一淘网诞生,早期版本仅是搜索和推荐淘系折扣商品,加上求购社区等简单业务构成。
2011年6月,淘宝即将拆分为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网,一淘开始整合各大B2C商城,发力全网搜索比价及让利导购,力图成为购物的入口。
2012年,除了核心的搜索比价外,在业务体系上,一淘建立了十分多的类目和产品线,给用户带来多维度的让利,并在多次B2C商城的价格战中,成为全网的焦点。
2013年以后一淘所用购物比价爬虫,业务重心转为内容导购社区及购物返现,社区的讨论几乎都是返现咨询投诉,高调上线的旅馆垂直搜索也很快灭亡。
如今,搜索比价下线,在淘宝联盟的一系列新政下,仅剩简单的商品推荐。虽然用户体量仍在,但渐渐丧失光环。
一淘本身并无自营商品,通过导购及搜索为淘系及B2C商城引导成交,CPS结算方法获取佣金收入。由于背后对接的淘系的流量及精准用户,在流量稀缺的是PC时代,作为“第三方”的流量平台,受到特别多的买家和独立商城的青睐。
下面我们通过业务体系的拆解,复盘一淘的营运和变革历程。
垂直搜索及比价
要构建网购的入口,首要是能在一淘找到全网的商品。进而通过价钱、商品内容和服务的直观对比,帮助用户决策,快速引导成交。类似百度,聚合全网的信息,通过合理的展示和排序,让用户快速找到想要的内容,而网购的决策成本其实更高。
除了普通的实物商品搜索外,一淘在2011.5 接入了主要团购网站的商品,形成全网的团购搜索,类似于团800的模式。2013.7 正式发布饭店垂直搜索业务,接入top的OTA网站酒店产品。下面主要通过实物的垂直搜索来分解体系的建立。
一、商品信息接入
要才能搜索,首页得有内容。商品信息主要有3个方法获取,第一、淘系商品的合作接入;第二、爬虫技术全网抓取;第三、B2C商城的进驻合作。
不同的商城,商品的类目结构和属性是不同的,比如同一款瓶子,京东置于“家居”类目下,当当置于“厨具”类目下。获取每位网站的商品基本信息后,需要信息归一化。
虽然是一家人,但淘宝网,和当初的天猫商城以及各类目的营运是分开管理的,要技术接入某一个类目的商品信息,都须要单独沟通合作,推进并不会太顺利,这也是大公司跨部门合作的问题。
最先都是一些中小的B2C商城进驻,后面通过强力BD团队,当当、亚马逊、一号店等先后进驻。入驻的店家通过技术文件提供商品的信息路径,从而批量获得商品信息和保持更新。
对于不合作的店家,则采用爬虫技术抓取,一淘和易迅的抓取纷争也是当初的热门风波。
除了商品的信息外,一淘还大力抓取商品的评论,和相关的资讯文章,整合后在商品详情页作为购物决策。但实际情况是,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由于技术的局限,利用了大量的人肉工作来完成商品信息的采集。
二、信息聚合
前面提及信息统一化,目的在于不同网站的同一款商品,在搜索结果中是聚合在一起的,而非洒落为多个不同的搜索结果。聚合的意义是能否进行直观的对比不同网站的价钱、优惠、评价情况和服务,抓取的资讯也可以统一展示。
能够进行聚合,并且有对比意义的主要是标准化和半标准化商品,比如3C数码、食品等。目前的天猫和淘宝,如果去搜索一下类似商品,也是聚合的形态和趋势。
商品聚合的好坏指标是聚合率(被聚合的商品数目与一淘中同类所有商品的数目比列),比例越高,说明聚合疗效越好,比价覆盖更全。聚合率的决定诱因是商品来源的差异性。
商品的信息聚合,是比价的基础,也是主打的品牌方向。
三、一站式体验
在购物的链条中,除了一淘赋于的流量外,转化率是另一个重要的诱因。聚集大量的B2C平台后,如果卖家每次跳转到不同网站下单,都须要注册该网站的帐号,会带来极高的流失率。
基于此,在店家进驻的合同中,需要技术上完成统一的支付宝联合登陆对接。买家在一淘登陆后,跳转合作网站,无需登陆可直接下单。对于完成技术合作的网站,一淘会提供流量支持和特定标示。
整个垂直搜索的体系建设中,投入了特别多的技术和营运人力,在一段时间内给用户带来了新鲜的比价体验。也缔造了2012年热门的电商价钱风波。
优惠导购体系
除了购物搜索体系外,一淘还搭建了丰富的类目营运和让利产品体系。在购物的决策中,用户对不同类目,导购内容和让利力度,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敏感度。
2011-2012上半年,一淘的整体营运偏向类目主导,团队的主要构架是根据类目界定营运,有浓郁的天猫基因。随着垂直搜索的建设建立,用户比价需求的突出和一站式购物的理念,类目营运弱化,优惠产品线突出。
一、类目营运建设
类目的界定跟淘系差异不大,其中不同小团队负责不同类目。日常营运包括类目频道的搭建管理、频道流量引入、搜索结果违禁商品管理及优化、营销活动举办等。
另外还有上面提及的,负责所在类目的商品信息抓取和聚合指标,其中3C数码是最大的类目,也是重点聚合的品类。
二、优惠产品线
优惠产品线的建设基于两方面,第一、不同的网站、商家之间,不同时段让利的类型和力度十分多,需要通过产品形态有序地诠释;第二、基于CPS模式下的返现。
将不同的让利产品进行组合,比如嵌入到搜索、详情页和下单的环中,实现一站式的比价、优惠网购体验,也是新蓝图中的一个卖点。
1、优惠券平台
商城或店家通过一淘的店家后台递交优惠券的信息,审核后可以通过优惠券频道的展示或搜索获得爆光。一方面,一淘通过集合全网的优惠券,增加用户的黏性和下单转化率;另一方面,商家通过优惠券的爆光可以获得额外的流量,日均领券达到约7000张。
2、促销活动
符合条件的店家,通过一淘后台递交促销活动的链接,最后产生一个全网促销活动的集合频道,展现方式类似于唯品会,这也是另外一个细分的网购入口,日均的UV可以达到10万。
3、一淘专享
这是一个让利力度较大的单品导购版块,也是导购网站最常见的业务。商家将折扣力度或佣金力度较大的商品通过后台递交,价格区间控制的特别严格,容易形成热卖商品,算是成交特别可观的重点版块。
2014年之前,淘宝卖家通过导购平台的成交是记入搜索销量的,所以淘系买家特别热衷于报考,甚至是赔本。
4、一淘优惠购
这是一个特定的功能版块,用户通过一淘搜索框或特定的频道地址(),粘贴商品链接,进入商品详情页,可以看见该商品的返现信息、是否有优惠券,比价等焦点内容,帮助用户直接省钱。
这并非是独家功能,而是广告联盟提供的一个插口权限,所以实际上同一时期的返现模式网站都有同样的功能,并且依赖这一功能而崛起。这个功能满足特别多卖家的购物行为方法,通过天猫或其他商城找到喜欢的商品,利用该功能查询让利信息。
一淘跟这类网站相比,独特的技术优势就是通过接入全网数据,实现规模化的比价。随着2014年7月淘宝联盟的一纸限令,该功能被封杀。
三、内容导购
这是另外一个角度的导购,市场上的同类模式十分多,在这方面一淘做了不同的产品尝试。内容导购的本质是通过PGC(UGC中的优质内容也可以看做PGC)给推荐的商品全面客观或新角度的介绍,促进成交。
1、一淘逛街
2011.8 上线,是一个店面、商品、优惠等综合信息导购,在2013的新版本中,加入O2O社交元素,接入基于LBS的线下店面,用户分享身边的店面、状态、商品。
2、一淘发觉
2012.3 上线,是一个类Pinterest 的图片导购社区,根据主题的九宫格商品群组。通过与蘑菇街等图片导购社区合作接入内容,为前者引导流量。
3、一淘玩客
2013.5 与原先的“一淘点评”合并,正式封测。一淘点评负责的是商品评论的抓取、分析和诠释。一淘玩客是一个数码或美妆产品的评测社区,通过招募达人生产高品质内容,和产品厂商举办合作和活动。
数码产品是一淘搜索比价体系中的核心类目,玩客可以降低目标用户的黏性和认可,带来转化率。
4、商品feed流
2012.12 一淘首页新版上线,核心的大蓝筹股就是单品feed流推荐,通过一定文字篇幅的介绍来导购商品一淘所用购物比价爬虫,类似smzdm的模式。
整个的让利产品体系,可以看见每一个产品都是版图意义的一块,而最终在不断改版中停止和丧失活力,既有主业务线被市场变化遏止的诱因,也有不少产品欠缺独立获客的表现。
四、比价导购
在比价体验上,一淘通过竞购和二次开发,还拥有“如意淘”和“一淘火眼”两个产品。如意淘是一个浏览器比价插件,利用一淘抓取的数据,用户浏览器中安装后,浏览覆盖到的商品时,浏览器下方会显示出同款商品的比价。
一淘火眼的应用场景是线下商品的条码扫描,显示与线上商品的比价,并引导成交。
利用抓取的数据共享,满足用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更多维度的流量入口覆盖。
营销的势能
电商的营销离不开商品和让利,除此之外,作为购物的入口或上游,在营销及合作商一淘呈现了不同维度的优势。营销有2个直接的目的,一个是提高成交,一个是降低流量,虽然身处淘系,但仍希望可以自给自足。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下一淘的营销案例。
一、站内营销活动
围绕商品及让利来进行的活动,包括常态化的各类目的主题促销活动;每个让利产品线的活动,比如优惠券业务联合特定店家发券;以及全站的大促活动。
举例:2012.11.11,一淘首次最*敏*感*词*的大促活动,整个活动包含完整的版块环节。预热期间全网让利活动汇总、天猫红包游戏功略、一淘购物红包等。活动当日包括手机冲值送乐币、搜索送乐币、全品类的折扣商品促销及返现、全网热点地图等。
二、电商价格战擂台
在易迅、苏宁和苏宁等平台的多次价格战期间,拥有多个B2C商城的价钱数据的一淘,提供了实时的价钱数据,无疑成为蹭热点的标杆。
举例:2012.8.14 ,京东和国美在微博隔空约战,在8.15发起*敏*感*词*的价格战。一淘快速反应,连夜上线电商比价擂台*敏*感*词*。通过实时的价钱数据,根据商品比价计分,形成最贵排行榜及价钱奖牌榜等价钱对比。
另外,通过历史数据的对比,揭露先降价后涨价,低价商品缺货等情况。让价格战有了更直观的结果和争议,一战成名,成为全网热点。同时捉住时机,推荐涨价让利商品,联合店家提供大量优惠券,引导成交。
三、站外流量合作
我们晓得,有特别多的流量主通过阿里妈妈旗下的*敏*感*词*进行CPS变现,2011年6月天猫分拆后,阿里妈妈归属于一淘旗下,意味着面对广大的流量主有更自主的合作权。
2012年底,阿里妈妈推出了“丝绸之路”合作计划,第三方网站与一淘联合订制购物导航页,域名为一淘的二级域名,嵌入一淘的搜索框,页面上的商品均指向一淘,结合CPS、CPC等模式。阿里父亲提供更优的分成条件,而一淘获得可观的流量入口和品牌诠释。
例如与360的合作中,域名为,界面与一淘的主页基本相似。
运营竞技水平
客观而论,无愧于营运之魂出阿里。分别有几个方面的彰显。
一、完善的基础营运体系
在庞大的搜索商品库建设之外,在类目营运上,少量团队支撑起商品管理、频道营运、商家合作和营销活动等全套工作;而在让利产品线的构架下,每一个产品的负责团队都能独立负责内容更新、引流、商家合作等全套工作,并保证产品的快速开发迭代。
二、敏捷的合作能力
虽然身处第三方角色,但从始至终,业务和流量上都极大寻求淘系的合作。除了底层数据和技术共享外,诸如电影票、机票、充值、集分宝等业务,直接对接淘系和支付宝。流量上,淘宝网提供一级的入口,与淘系的部份营销活动都存在流量置换。
三、营销的响应
电商的主要大促就会直接投入或间接围观,例如价格战期间基本都是外部临时发声,内部临时参战。主战场之外,各个产品线内部都有营销的KPI,通过招商和流量申请来完成。
在强悍的营运基因下,反而忽视个性化的营运思路。每一个产品线都有意义,并能快速激活,但却缺少持续的活力。
比如“一淘发现”,除了内容的营运外,通过蘑菇街等的案例看,实际上在达人营运、用户分级、内容讨论上须要更多综合营运。但在通过资源及合作解决内容后,无论是定位的差异化、功能的设计,以及微博的营运质量都是依赖商品和图片本身,而缺乏用户联系。
转型之殇
通过一淘首页的多次改版、网站内容的变更、产品线的完结和新生,以及团队的退场,可以看出一淘在不间断地变革。
从最初的淘系折扣搜索,到全网的搜索比价、丰富的让利产品线,再到返现导向的导购,而目前仅存“超级返”一个主业务。面对颠覆性的变革结果,既是互联网特定时代的风貌,也有市场的力量。
一、市场格局极速变化
一淘盛行之时,正式B2C商城火爆之时,甚至好多淘品牌也独建垂直商城,比如七格格。然而,2013年以后,获客成本高涨等缘由造成PC电商快速灭亡,全网的比价空间缩小。B2C商城通过品质保障及货运等服务加深门槛,会消弱比价需求。
淘系市场份额的展现,增加了用户购物习惯改变的难度和对淘系资源的依赖,也和最终业务重心的倾斜有莫大关系,这是相生相克的问题。
通过返现网的崛起,以及2014.7 阿里妈妈封杀商品链接的限令可以反映,市场格局的变化使用户更习惯通过主流的平台搜索意向商品,其次才是查找让利信息,一站式的购物入口并没有彰显出趋势,反而成为中间环节。
二、营收的矛盾
淘系商品通过阿里妈妈的*敏*感*词*实现CPS模式,而一淘与广大的B2C商城主要通过“亿起发、多麦“等广告平台实现成交结算,即CPS。在收入上会有几个明显问题:
1、由于市场份额的缘由,B2C商城的订单量远远大于淘系;
2、由于营运成本等诱因,B2C商城提供的成交佣金比列远远大于淘系店家;
3、比价的核心类目3C数码,佣金比列是各大类目中最低。
这就导致全网搜索和店家平衡,与KPI的冲突。当然,这并非直接的缘由,而是电商广告模式选择,多方平衡的综合问题。
三、低估市场的力量
2012年,一淘构建”一淘联盟“业务,是一个针对B2C商城的广告平台,类似亿起发。接入一淘联盟的B2C商城,一淘网会提供更多的营销资源。广告平台是一个双边问题,另一方面对接的是广泛的流量主,而对于一淘联盟来说,仅有一淘网一个可观的流量主。
接入一淘联盟的商城,主要是因为与一淘的合作关系,在短时间的订单量对比后,很快就舍弃了,也造成这个轰轰烈烈的计划无疾而终。
时代的车轮
一曲购物垂直搜索的悲歌,并非用简单的因果剖析来得出教训。在优良的基因及高水准的营运下,只能说动听的填词易,坚实的谱曲难。